打仗、打仗、打仗,军人心中只横亘这一个念头。李文祥想等台湾也最后解放了,啥事都没有了,再考虑自己的事情。谁知等、等、等……了这么多年,没仗可打了,要转业了。
舍不得啊,老部队是老兵的又一个娘胎!
李文祥在莆田街头踯躅,遇见了陈景三副军长,问:小李,你转业了?晚上到我那里去一趟!陈副军长当过他的团长、师长,一同打过济南、淮海、上海战役。晚上见面,陈副军长说:“小李,你咋没走啊?你不是共产党员了?听党的话,像打仗一样去参加新中国建设。明天去报到吧,给你补发一个月工资零花。”接着让秘书买了一张车票,把小李送出了暖热的怀抱。
李文祥的军龄不算很长,但是短短9年,参加6次战役,还有大大小小的战斗无数,挥戈横扫半个中国,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并获特等人民功臣、战斗模范称号,戴上了解放奖章,出席了28军第四届英模大会,赫赫战功足以骄人。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京召开,三野代表中就有那位后来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的特级英雄杨根思。李文祥原本也是代表人选,可惜因生病错过了机会。没能坐着火车进北京见毛主席,成为他的终生遗憾。他至今都没进过北京。
但作为军人他是幸运的,大仗打了,硬仗打了,胜仗打了,而且是在我军鼎定江山的最为酣畅精彩的时刻,是在共和国喷薄而出的最为壮丽辉煌的时刻。
之后呢,所有战功荣誉就收入了一个沉默的小布包。
打江山的人,只与牺牲者比。“显摆那干啥,好多战友命都没了。”他说。
记者问老人:你身边战友牺牲了多少?
他说,班里排里随死随补,认不全就没了。活下来的是一多半,死了一少半。
问他:你想过自己会死吗?
他女儿说:俺爹说,打仗往上冲,脚底下轱辘轱辘都是尸体,一双绑腿都染红了,涮几盆血水还洗不干净。
他却淡淡地说:“锯响就有末儿,战场上哪能不死人呢。真死了就死了吧,反正是为人民而死。”
可他终究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完完整整!除了济南战役中炮弹皮把手削破一小片,可谓未伤一根毫毛。真是命大!
记者问:你还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吗?
他先摇头:“想有啥用?不想。”可过了好一会儿,又仰天紧紧闭了一下双眼,“睡不着的时候想啊!”
午夜梦回,在静静的村舍里,枪炮声又震耳欲聋地轰响起来了,还夹杂着号令和呐喊,在硝烟和鲜血的气息里,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奔跑着,跳跃着,搏斗着,杀红了眼
责任编辑:丁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