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搬出滩区幸福长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25 10:43:57   

“实施滩区居民迁建是解决广大滩区居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治本之策,只有将滩区居民迁移到滩区之外,才能让他们脱贫致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主动争取迁建试点、超前布局居民迁建的决策十分正确。这一决策不仅得到了我市广大滩区居民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说,这两批迁建试点工作的成功开展,使我市部分滩区居民提前几年搬入了新家,实现了早搬迁、早稳定、早发展、早致富的目标,更为深入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从试点效果来看,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不仅能让滩区居民摆脱水患,享受城镇化发展红利,还能让黄河滩区这片洼地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及生态发展的新引擎。更重要的是,在这两批试点工作基础上,一个意在解决黄河滩区这样一个中国近代历史遗留问题的重大决策逐步成型。

2017年8月,《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获批,我省超过24万滩区居民,将在3年内陆续迁建至安全区域。其中,我市需集中搬迁人数达8.6万人,占全省迁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标志着我市滩区居民迁建工作从试点到规模化全面展开。对于其中的难处,市委、市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

——组织实施任务艰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前期调查摸底、安置区设计建设、旧房拆除、土地复垦等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资金筹措难度大。我市滩区迁建居民较多,资金需求量大,各级财政筹资压力大,融资渠道有限,统筹整合部门项目资金难度大。

——安置区用地保障有难度。我市各迁建县均为农业大县,基本农田占比大,保护任务重,实施规模化外迁,安置区用地十分紧张。

——后续产业发展任务重。我市涉及迁建的范县、台前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濮阳县为省级贫困县,整体来看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要素支撑能力差,培育后续主导产业难度大。

一个个“难”字,摆在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摆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8.6万滩区居民面前。

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不等不靠不观望,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争取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各项任务,基本解决8.6万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使滩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升,滩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形成滩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时间,在我市,一项项方案次第出台,一个个难题逐个击破,一处处安置区竞相开工,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攻坚战在龙都大地全面打响,市委、市政府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决不让我市滩区一户一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庄严承诺。

壮美的合唱

逐梦路上,蓝图绘就,落实更要给力;目标明确,步伐尚需坚定。

对于3年搬迁8.6万名滩区居民这一整体任务,我市抓住主线、层层分解、步步为营:2017年启动搬迁5296户1.9万人,濮阳县县城、渠村、王称堌,范县张庄、陆集、辛庄,台前县县城、吴坝、夹河等9个安置区在当年9月底前集中开工建设,2018年底前达到入住条件,2019年春节前搬迁入住;2018年启动搬迁8954户3.2万人,按照要求,2018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2019年底前建成,2020年春节前搬迁入住;2019年启动搬迁10051户3.5万人,确保2020年底前达到入住条件。

在迁建工作开展过程中,面对资金、土地、产业等一系列难题,我市不等不靠,各级各部门全方位投入,以实现保障黄河安全和滩区发展双赢为目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着力强化政策扶持、创新体制机制、保障改善民生、培育特色产业,奏响了一曲多部门、多层次、多领域共同推进滩区居民迁建的壮美合唱。

——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领导小组,各迁建乡镇均成立了相应机构和项目法人,各迁建村均成立了群众理事会,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优先搬迁地势低洼、险情多发的“近堤村”“落河村”,积极稳妥、分期分批、协调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