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市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28 07:00:12   

这只是我市多点发力、推进脱贫攻坚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我市还做足“转、搬、保、救、教”5篇文章。  

转,要转得好。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对此,我市积极构建贫困家庭就业增收“立交桥”:“走出去”,外出务工挣钱;“引回来”,回乡创业带动就业,激活内生动力;“稳下来”,做强当地产业,提供公益岗位,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搬,要搬得出。  

长期以来,受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市黄河滩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人口众多,已成为我省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短板地区。  

挪穷窝,才能挖穷根。对此,我市全力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搬迁新址要选在县城、乡镇、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地区,让滩区居民“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目前,我市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一批试点已搬迁完毕,正在进行土地复垦;第二批试点安置区住房6月份达到入住条件;三年规划稳步推进。  

保,要保得牢。  

很多贫困人口是因为丧失劳动能力而贫困,他们的脱贫之路在何方?我市给出的答案是,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对此,我市大力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对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扶贫标准线和低保标准线“两线合一”。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等手段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提高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改善救助供养条件,对失能或半失能的农村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  

截至2017年底,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纳入农村低保17344户35012人,发放资金5438.75万元;已纳入特困供养7135户7201人,发放资金2277.7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  

救,要救得及。  

“救”就是扶危济困脱贫,进一步完善救助制度,救助范围更多向贫困家庭覆盖。  

对此,我市大力实施医疗救助,防止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取消贫困人口住院预付金;对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实行城乡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再实行困难群众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最后实行医疗救助等多重医疗保障制度,使大量贫困家庭告别“一人得病全家致贫”“一人得病全家返贫”。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决战脱贫攻坚,我市正步履铿锵,砥砺前行!(记者 贺德敬 李振涛)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