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习近平政治经济学解码

作者: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3-13 15:40:31   

3月4日,参加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习近平说,“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怎样认识和把握,认识到位、把握得好、工作得力,就能把挑战变成机遇。民营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新常态,争取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习近平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新常态”概念。

“新常态”具体指什么?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给出了答案:“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就能行稳致远。

3月8日,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有代表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加快湖南制造强省建设提出建议。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增加要素投入,促进经济总量增加,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说。这是媒体公开报道中习近平首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何谓“供给侧”?简单而言,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如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降低税费负担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今年1月在重庆调研时,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