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词很热——“习近平政治经济学”。
谈起“政治经济学”,你是不是联想到了卷帙浩繁的学术巨著?
别担心!习近平政治经济学,来源于中国改革发展活生生的伟大实践,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参加团组审议和讨论时的讲话,就处处体现着他的经济思想和发展思路。
今天,我们就用八个关键词为您解码“习近平政治经济学”。
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习近平对工人代表说:我们要想办法调动一线工人、制造业工人、农民工的积极性,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工人阶级是主人翁,主人翁的地位要体现出来。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就鲜明宣示了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2016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黑龙江代表团,赫哲族80后代表刘蕾说,在兴边富民工程等政策帮扶下,赫哲族群众生活就像乌苏里船歌中唱的一样走上了幸福路。习近平关心地问,现在还有多少人靠打鱼为生、江里的鱼还多不多。他强调,在发展道路上要发挥好制度优势,人数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有代表在发言中回忆起2013年11月总书记到湘西十八洞村考察的情景。“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条件比十八洞村还差的有多少?”习近平不时询问。他要求当地党委和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带领当地群众一起艰苦奋斗,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代表们从不同角度谈到脱贫攻坚。总书记详细询问了当地贫困户公示情况,强调“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强调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更加注重教育脱贫,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
习近平曾说,“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在他看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特别是主要短板,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把这些短板补齐。脱贫开发工作是我们的一个突出短板,要举全国之力抓好,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