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意识到,并对此有所论述,但又未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却又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马克思、恩格斯有所论述,但又未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的观点,我们应结合当代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例如,结合当代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认识历史需要“从后思索”的思想,关于“生产的国际关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思想,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关于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的思想,等等。
有些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涉及,而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结合当代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提出来的,并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原则,因而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实际上是用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关注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并使现实问题上升为理论问题。当代中国的最大现实就是改革,这一现实的最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世界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四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构成了一场前无古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它必然为我们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这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深刻总结与系统回答,凝聚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的统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面向21世纪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我们透视出13亿多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宏大的历史场面,领悟到一个古老而又饱经磨难的民族复兴于当代的全部秘密,看到了中华民族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将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上实现世纪复兴的壮丽景色。
《光明日报》(2018年05月11日07版)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