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愧对女儿的唯有一件事。女儿上到初中毕业,放学回来说:爹,我不想上学了。他知道女儿成绩还行,也想读书,只是为给爹娘分担重负而辍学。可他当时一直闷头抽烟,半夜几次走到女儿床前,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误了女儿前程的爹,现在只能向女儿抵上被省委书记发现而公开的这一份光荣。
李文祥不是圣人,也有无人分担的痛苦,也有无处排解的忧愁。含辛茹苦,忍辱负重,三年五载都不容易,何况整整50年!同样一个现实环境,别人能为个人利益找到种种理由借口,他却默默咽下了一切困苦,宁可委屈自己委屈亲人,决不改变初衷改变信仰,终使生活的一潭浊水变成一道清流。
记者走进一个小修车铺,修车匠韩福运比李文祥大2岁,当年的发小,如今成了老邻。
门前正对一汪池塘,一泓春水倒映着嫩绿的芦苇,几只白鹅在平滑如镜的水面悠游,一幅恬淡的风景。
后面的小屋零乱不堪,却是李文祥和一群老伙计的“俱乐部”。他们最大的快90岁了,最小的也近70岁。老伙计们知道,即使已经出名,文祥也不舍得离开这一个卑微而老迈的群体。
李文祥老人的思想从不落伍,每天必看中央台、河南台、山东台的新闻联播,视力差了就听新闻,然后讲新闻。老伙计们常聚他家,他打开老部队赠送的DVD机,播放《大决战》、《地道战》等革命战争片,边看还边讲解。更多时候,一群老汉是围在修车匠床头的小电视机前,纵论四海风云。但一有人发牢骚,李文祥老人便保持沉默。如果有人提到向政府要救济,他拎起拐杖就离开。
采访第二天,发现老人点烟时火苗对不上烟头。次日早晨,老人在村口一接到记者,就高兴地说:我能看见你的脸了!记者问:昨天看不见吗?他说昨天看是一片黑。右眼白内障,左眼青光眼,脑血栓又使腿脚不灵便,血压不稳,口齿有点含混……然而当记者们回放录像时,发现镜头中的他目光炯炯,神采奕奕,一个帅气的老头!
在一群开心的老顽童中间,他也变得活泼调皮了。背着老伴和女儿,溜进修车铺偷偷抽支烟;老韩伸手向他讨烟吸,他揪老韩长长的白胡子;老韩叫他“黑老包”,他伸出拐杖柄勾老韩的脖子……在家没见过他大笑,在这小破屋里却不时听到他的笑声,看来在男人(即使是老男人)的笑声中,他强大,他舒畅,他自在。
哦,那个迎风开怀的猛士还在!那个顾盼神飞的英雄还在!
他说,想想当年打刘行国际电台一个排只活下来3个人,打鲁楼阻击战连队阵地上只剩自己一个人,“我已经活到
责任编辑:丁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