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为了蓝天白云常驻濮阳
——我市全面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06 07:21:46   

微信图片_20180706072529_meitu_2.jpg

“濮阳蓝”成为常态。

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雾霾天数逐渐减少;市城区河道河水清澈,刺鼻异味明显减少;沿河道路、公园花草茂盛,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这些变化,缘于2年多来,我市持续开展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2016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环保工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市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铁腕治污带来环境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坚定的决心和强硬的手段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2016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濮阳市马颊河保护条例》《濮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濮阳市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奖励办法(暂行)》《濮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文件,为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制度支撑。同时,成立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部政委、指挥长,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定期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每次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全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建立市直28个行业主管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清单,将污染防治任务逐项细化分解;成立10个环保督查组,督促县(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责任。狠抓执法问责,对环保事件坚持“零容忍、全覆盖”。2016年年初至2018年5月底,我市累计立案764起,下达处罚决定书757件,累计罚款3653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0起,刑事立案12起,并对300余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市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呈现明显好转——  

201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3项主要指标实现“两降一增”:PM10年均浓度10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PM2.5年均浓度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2%;优良天数209天,同比增加28天,全面完成“大气十条”终考目标和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全市6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中,2个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Ⅱ类,2个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Ⅳ类,2个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Ⅴ类,全部优于省定责任目标。  

今年年初以来,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截至6月30日,PM10平均浓度1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全省排名第3位;PM2.5平均浓度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3%,全省排名第8位;优良天数82天,同比增加14天,全省排名第8位。累计综合指数6.36,同比下降12.64%。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8年1至6月,我市6个国(省)控断面水质情况分别为:西水坡、黄河刘庄断面Ⅱ类水质,金堤河张秋、马颊河南乐水文站、徒骇河寨肖家、卫河大名龙王庙断面Ⅳ类水质,综合水质指数7.56,同比下降35.55%。  

重中之重抓大气污染防治  

人可以短时间不吃饭不喝水,却不能一刻不呼吸。近年来,我国冬季,特别是北方地区进入采暖期后,季节性燃煤造成污染物排放量剧增。同时,逆温、静风等不利气象条件频繁出现,造成部分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我市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空气质量明显提升。  

推进集中供热和清洁取暖工程建设。豫能2×60万千瓦热电机组建成投运,全市实际新增供暖面积605.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超过80%。9个产业集聚区实现“一区一热源”目标。41台10蒸吨至65蒸吨燃煤锅炉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6台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新增气代煤、电代煤6.15万户。拆除改造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621台,实现了小燃煤锅炉清零。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