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削峰填谷”的筑路之石
——来自我市建设中原储气库群的调查报告

作者:贺德敬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28 07:49:13   

冲破藩篱天地宽  

濮阳因油而建、依油而兴。然而,中原油田历经40余年的勘探开发,大量油田、气田已枯竭或接近枯竭,原油产量由1987年最高的722万吨,下降至2017年的120万吨,天然气产量由2005年最高的16亿立方米,下降至2017年的1.3亿立方米。2010年,我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尽管中原油田面临着油气产量持续下滑、后续资源不足、很多油气田接近枯竭的困境,但也应该看到,40余年的勘探开发,使得百里油区不少已枯竭的油气田地下形成了密闭性良好的油气藏圈闭空间,具备了建设储气库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对这些密闭空间加以充分利用,就能让诸多已经“退役”的油气区块焕发第二春。  

建设储气库能极大地提高我国的天然气接纳能力,争取更多的气源,继而促进放开对工业用气的限制,使我国的能源体系更趋于健康化和清洁化。加大天然气利用是我国稳步推进主体能源更替,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而储气库则是“削峰填谷”的筑路之石。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区与消费市场分离,建库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天然气的主要用户市场在东部地区,重点消费市场区域内优质建库目标十分稀缺。我市正好位于承东启西的中原地带,建设储气库群不仅有利于接纳、储备西部的天然气资源,更能有效地发挥“调峰”作用,保证中东部天然气用户市场需求。  

为推动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保障中原油田可持续发展,中原油田根据东濮凹陷的地质情况,在进行充分的科研论证后,于2010年8月正式动工兴建文96储气库,奠定了中原储气库群第一座里程碑。

文96储气库是中国石化首座储气库。该储气库利用中原油田原有的文96气田而建,是榆林-济南天然气管道的配套工程,设计库容量5.88亿立方米,有效工作气量2.95亿立方米,具备季节性“调峰”、管道干线突发事件下应急供气、保持干线气量平衡三大功能。文96储气库是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已建成的最大储气库,自2012年9月份投产至今,已安全运行5年多,累计注气8.5亿立方米、采气4.6亿立方米,在国家应急储备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座储气库成功的建设经验和良好的示范效应,让中石化再次把眼光投向濮阳。这次战略布局更远、更大,这就是目前正在建设的文23储气库和即将重点打造的中原储气库群。  

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建设工程的文23储气库,由中原油田文23气田区块改建而成,该区块气层厚度大、封闭性好、储量大,具备建成储气库的良好条件。文23储气库设计库容104亿立方米,设计工作气量40亿立方米,是我国在建的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也是榆林-济南天然气管道、鄂安沧天然气管道、新粤浙天然气管道的配套工程,承担着为华北地区“五省二市”供气的任务。  

早在2015年8月,中石化中原储气库有限公司就已经在濮注册,具体负责文23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营。2017年5月1日,文23储气库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承担工程施工任务的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将完成66口新钻井、46口老井的井下作业封堵及83口井的井下作业注采工作量。目前已完成修封井38口、正在施工7口;钻井开钻26口、完井13口,累计钻进7.78万米。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用气高峰期的紧张局面。  

扬帆起航正当时  

文23储气库紧锣密鼓建设之时,中原油田科研人员厉兵秣马,又对油田枯竭气藏、枯竭油藏、含水圈团等进行了库址筛选与评价。目前,中原油田已落实储气库库址16个,其中(近)枯竭气藏6个、(近)枯竭油藏10个,落实库容556亿立方米。  

据了解,中石化和中原油田拟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建4个储气库,分别为卫11储气库、刘庄储气库、户部寨储气库和濮城储气库。其中:卫11储气库、刘庄储气库、户部寨储气库3个为气田枯竭型储气库,储气量分别为6亿立方米、8亿立方米和20亿立方米;濮城储气库为油田枯竭型储气库,储气量为45亿立方米。4个储气库中,条件较成熟、可以推进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是卫11储气库,其他储气库项目仍处于前期论证阶段。  

对现有已枯竭的密闭性较好的油田和气田改造成储气库,是我市促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