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黄河故道绿色逐梦
——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14 06:53:57   

没有资金保障,创森工作就会沦为空谈。我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建设融资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元化投资格局。各级政府尽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用于绿化占地、资金奖补等方面,以期实现“四两拨千斤”。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公司、企业通过PPP、EPC融资模式,参与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强化政策扶持,落实资金奖补,吸纳企业、个人等通过土地流转承包造林。3年来,我市已累计投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资金60亿元以上。

我市在全省率先谋划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计划用6年时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35万亩。去年3月,总投资3.8亿元的我市首个国储林项目——濮阳县引黄入冀储备林项目落地实施,当年4月拨付到位的首笔贷款资金成为全省国储林项目贷款第一单。从去年5月开始,我市按照PPP项目运作模式,对各县(区)谋划成熟的项目进行联合打包,将清丰、南乐、范县、台前4县国储林项目共同打包为二期工程,将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储林项目打包为三期工程,两期项目建设面积约6.74万亩,概算投资26.53亿元,申请贷款20.98亿元。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为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

创森不仅要在大地植绿,更要在人们心中播绿。我市通过悬挂条幅、设置户外标语牌、在媒体开设专栏、举办创森摄影大赛、春节免费发放创森春联活动、发放宣传页等多种方式进行创森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支持率和知晓率。

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树必胜信心。这3年,他们热血澎湃、激情满怀;这3年,他们争分夺秒、干字为先;这3年,他们正视问题,攻坚克难。每到阳春三月,龙都大地上最忙的就是他们——植树人,最火热的地方是造林现场。

为强力推进创森工作进程,我市建立领导分包、工作例会、观摩评比等制度,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市“一创双优”活动办公室、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创森办公室成立联合督导组,定期对各县(区)创森工作进行明察暗访,督进度、查质量,确保各项创建任务按时间节点完成。市委、市政府依据考核结果,对先进县(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从2016年至今,我市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0万亩、植树3900万株。至此,全市片林面积已达13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创建之初的25.40%提高到3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60平方米,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

群策群力  打造绿色精品

去年10月,南阳市公路局组织考察团专程对我市公路廊道绿化工作进行考察。在走遍我市境内所有的干线公路后,该考察团一成员由衷地感叹:“濮阳的公路廊道绿化一路一景,高端大气、特色鲜明,行走在每条公路上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其他地市在这方面很难超越。”

3年来,我市已完成主要公路廊道绿化1000余千米,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干线、106国道、342国道、101省道、南林高速等重点廊道绿化实现了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我市对各县乡村道路和水系沿线实施全面绿化。

“走进濮阳就像进了公园一样。”今年5月1日,从山西省长治市驾车来濮旅游的冯先生刚驶下高速,我市花园般的景色就让他感到身心放松。濮上生态园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树让人沉醉;龙湖东湖、西湖犹如两颗镶嵌在市城区的明珠,熠熠生辉;濮水公园垂柳婆娑、秀水环抱,绿树成荫、鲜花怒放……

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周边防护林带和城郊森林面积已超过2万亩,森林围城景观初步形成。城区内通过实施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垂直绿化等措施,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达到36处,居民出行300——500米就能找到休闲绿地。通过多次改造提升,中原绿色庄园、濮上生态园、新蕾公园、戚城文物景区等多个公园已成为广大市民的绿色会客厅;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南乐马颊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家级生态公园正成为展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窗口,全市各类郊野公园已有20余处;绿化总规模10万亩的“四大走廊”,总长400 余千米,单侧绿化宽度50——100米,已成为新的景观带;“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正成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写照。我市以1500余个重点村绿化为依托,全市村庄绿化整体覆盖率已达到35.43%,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