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截至目前,全市2995个村党支部、2993个行政村、77个社区“两委”全部完成换届,工作进展位居全省前列。
取得这样的工作成效,得益于我市高度重视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高站位,加强领导,为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得益于各级各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高站位部署 筑坚强保障
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城乡基层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城乡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有利于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有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市委高度重视此次换届选举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中央、省委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安排,认真研究我市实施意见。市委副书记、市长宋殿宇强调,要把换届选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认识,作为夯实基层基础、促进组织振兴的重大机遇来把握,真正抓实、抓牢、抓出成效。市委成立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市级领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8名市委常委分别深入农村、社区,了解换届选举工作准备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指导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同时,我市通过召开动员会、培训会、推进会、座谈会等,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高各级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压紧夯实县、乡党委主体责任,推动县、乡两级党委书记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市委巡察及时跟进,对上次换届选举存在问题较多的7个乡(镇、办)开展换届选举提级巡察,起到了深化责任、传导压力、推动工作的良好效果。这些,为确保换届选举成功提供了坚强保障。
超前谋划 全方位推进
实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既要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又要提前谋划、运筹帷幄,还要治理难点、确保圆满。
2017年8月起,我市就提前开展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优化行动,对年龄较大、不胜任现职的果断调整,对想干事但能力不足的强化培训;对村(社区)干部进行履职考评、经济责任审计,使不思进取、工作落后、存有私心的党支部书记知难而退。截至换届前,全市60岁以上村党支部书记从714人下降至436人,下派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从126人下降至6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党支部书记从1774人增加至1894人,有效提高了换届选举质量。
多渠道宣传换届选举要求。市、县、乡层层召开选举动员会,全面宣传换届选举的目的要求、程序方法、法律法规、选人标准,充分利用电视、微信、电子屏等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群众准确了解选举规定,确保换届选举各项规程、政策家喻户晓。
经前期排查,我市共筛选出148个难点村。对困难多、矛盾突出、村“两委”班子长期软弱涣散、家族势力干扰严重的村,县(区)委主要领导、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政法委书记定点包村,帮助解决问题。针对有些村“无人选”的难题,乡(镇)在每村确定1至2名后备干部,鼓励其积极参选,扩大候选人范围。对于软弱涣散党组织,选派精干人员驻村整顿,实行县级干部联系、乡(镇)党政正职分包、科级干部驻点,集中化解历史问题和矛盾纠纷。台前县城关镇姜楼村10年没有换届成功,本次换届前经集中整顿,化解了矛盾,理顺了情绪,圆满完成换届。
严格程序 精选好干部
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我市严格按照要求,把好程序关、标准关,做到程序一个不少、步骤一步不减、标准一寸不让。
认真审核人选资格条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致富带富能力,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简称“市换届办”)列出不宜确定“两委”成员候选人的10类情形。县(区)和乡(镇、办)党(工)委在人选资格审查中,做到“两个必审”,并由纪委、政法、宗教等8个部门分别出具意见。对于候选人,要求全部就遵守换届纪律作出竞职承诺,就任期工作目标、举措作出创业承诺,就当选后如不能完成任期工作目标作出辞职承诺,切实提高了提名人选质量和群众公认度。台前县新当选的372名村党支部书记中269名有致富带富项目,夹河乡于楼村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发展大棚种植,带动20余户群众脱贫致富。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