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活儿有点脏,收入可不低。俺承包了6个鸡棚出鸡粪的活儿,一个棚一年能养五次,一次能挣1000元,光出鸡粪这个活儿,俺一年就能挣3万元。”11月4日,濮阳县习城乡陈寨村一处养鸡场,正用小推车从鸡棚内往外出鸡粪的陈伟星自豪地说。“陈伟星可是俺村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干起活儿来总有使不完的劲儿。”随行的陈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洪洋说。
今年42岁的陈伟星,母亲残疾,眼睛看不见;3个孩子,大的12岁,小的才6岁,一家人全靠他一个人挣钱生活。前些年,因为孩子小,离不开人照顾,他在外面干活少、收入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公益岗、低保、教育扶贫、危房改造、“六改一增”等一系列帮扶政策的惠及下,陈伟星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也激发了他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坚定了他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做梦也没想到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这么好,给了我家这么多的帮助,让我觉得越干越有劲。”陈伟星说。不能外出务工,他就承包了20亩地耕种。别人看不上眼的脏活、累活,他不嫌脏、不怕累,自己承包了6个鸡棚出鸡粪的活儿。农忙的时候,他还帮其他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打农药挣钱,打一桶挣6元,一天能挣200元左右。在稻田里打药时还得蹚着水,但他从没叫过累。庄稼该浇灌时,他还帮其他农户浇地,浇一亩地挣50元,一天能浇六七亩地。为了不耽误农时,他曾连续三天三夜不休息,帮其他农户浇地。因为陈伟星能干、讲诚信,找他帮工的人越来越多,陈伟星越来越忙,收入也越来越多。2017年,陈伟星一家人均收入达6266元,顺利实现脱贫。
“3个孩子享受教育补贴,给我安排了公益岗,每月工资500元,还有低保、危房改造费,咱不能不知足。政策这么好,自己更应该好好干。现在不只我们村的人打药、浇地找我干,周边好几个村的人都找我干活。有这么多的活等着我干,我不仅能脱贫,还能致富。”话语间,陈伟星对致富信心十足。(赵少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