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志智双扶 精准脱贫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奋起直追 狠抓整改
范县坚决打好脱贫攻坚翻身仗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2 09:26:22   

“这小龙虾成活率高,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可观。”10月28日,在范县杨集乡前马桥村千亩小龙虾养殖基地,养殖户刘法奎正在忙着给小龙虾喂食。该乡共有贫困户1404户,规划发展小龙虾养殖1500余亩。贫困户除了流转土地的收入,再加上在基地打工的收入和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资金,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可稳定实现增收脱贫。  

像这样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基地,自今年9月份以来,范县一共发展了36个。产业扶贫滞后,曾是范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短板。在全省、全市脱贫攻坚会议召开之后,该县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下定决心,知耻后勇,奋起直追,大干苦干100天,确保圆满完成2018年8700人脱贫目标,坚决打好脱贫攻坚翻身仗。  

知耻后勇,狠抓整改。针对产业扶贫滞后、金融扶贫质量不高、财政投入不够等13项考核指标落后全省平均水平等问题,范县在组建17个专项工作组和29个工作推进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长的“百日会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逐项制订解决方案,建立整改台账,严格各自责任,一项一项抓落实,绝不含糊动摇,绝不姑息迁就,确保问题彻底整改、不留死角。该县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明确27名县级领导干部蹲点帮扶27个脱贫攻坚基础薄弱村,实行县级干部住村制度,严格落实每周至少1天在村帮扶、每周至少1天在村居住等制度;强力实施脱贫攻坚“百日会战”,1800余名县乡村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工作,逐级立下军令状;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对新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全县每周1次观摩考核,每周1次打分排名,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任务。  

咬定发展短板,奋起直追。范县把发展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和根本出路,挖掘黄河滩区、滞洪区和旱作区资源优势,发展温棚瓜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小龙虾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五大产业,预计年内新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80万平方米、温棚瓜菜种植面积3000亩、小龙虾养殖面积7000余亩、10个标准化养殖场。该县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全面推广“政银企+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互联网+”等扶贫模式,积极扶持贫困户实施特色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项目,解决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缺技术、产品缺销路等问题;不断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托管产业带贫模式,通过保底分红、托管经营、合作帮扶、资产收益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下足功夫,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基础设施。该县按照“四有六通”标准,集中精力抓进度,全力以赴干工程,力争今年年底实现全部151个贫困村基础设施清零;围绕农村危房改造,加大排查力度,做到应改尽改、应修尽修,确保今年年底完成2072户危房清零任务;积极开展清洁家园、建设美丽乡村等活动,全面整治村容村貌,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壮大集体经济。该县借鉴先进地区产权制度改革经验,积极盘活贫困村闲置土地、坑塘、林地等资源,创新光伏扶贫分配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增值,确保每个贫困村年均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5万元;实施筑巢引凤,对生态、旅游资源较好的行政村,大力提升交通、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来资本投资兴业,借力发展。与此同时,该县通过宣传教育、产业引导、培树典型等方式,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志智双扶”工作,切实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季玮)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