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志智双扶 精准脱贫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台前县:“志智双扶”提振脱贫精气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8-22 07:38:55   

台前县后方乡玉皇岭村村民孙刚勇,如今有了新身份。  

过去,孙刚勇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整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和妻子靠种3亩多地勉强维持生计,加上还要供应两个孩子上学,一年到头入不敷出,是村里的特困户。  

8月21日,笔者再次来到该村,孙刚勇已洗心革面、浪子回头,办起了小型养猪场,成了村里的“创业致富标兵”。受到表彰、领到乡里发放的“爱心美德公益超市”积分卡的他,感到脸上很有面子,走起路来都脚下生风。  

反差何来?县委组织的脱贫宣讲团励志宣讲,帮扶干部苦口婆心的劝说,乡村干部的送政策上门,帮他找门路、找项目,落实扶贫贷款等,使孙刚勇渐渐转变了思想。从技术难度不高的传统养猪起步,几头发展到十几头,再到30多头……孙刚勇成了村里的致富佼佼者。孙刚勇的女儿被安排到村里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加工服装,月均收入2000多元。2017年年底,孙刚勇一家摘掉了“贫困帽”,过上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只有实施‘志智双扶’,树立脱贫光荣的导向,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才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说。  

台前县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黄河、金堤河横贯全境。过去,黄河三年两漫滩,金堤河五年三内涝。这里的群众过着“吃粮靠供给、花钱靠救济”的贫困生活,严重挫伤了群众建设家乡的积极性,“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  

“要彻底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首先向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开刀。”常奇民说。该县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脱贫攻坚宣讲团,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大讲堂、村头大喇叭、农村夜校等,进行面对面扶贫政策宣传、励志教育、技术培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动力,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同时,该县在脱贫户中挖掘、筛选通过努力奋斗拔掉穷根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脱贫事迹,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帮助其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自信心。  

“党员干部越讲越有干劲,贫困群众越听越有信心。”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传军说。县委党校教师冒酷暑,利用各村文化活动广场,宣传党的扶贫政策;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逐户宣传发动,进行精准帮扶;青年志愿者发挥各自特长,举办专题讲座,传播精神文化知识。县记者站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百村宣讲和采风活动,深入挖掘一百多对创业“小夫妻”典型、“凤还巢”成功人士、不甘命运摆布奋起抗争的脱贫典型等,利用村头大喇叭,进行大力宣传,让“劳动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村注入脱贫致富新活力。  

“人家身患绝症,白手起家,都发了家、致了富,咱还在这里观望啥,抓紧回家干活去吧。”在后方乡玉皇岭村,村民梁彦宾在大街十字路口,听过该县记者站依托村头大喇叭讲述的脱贫攻坚故事,抹了抹泪,转身去干活。打动梁彦宾的是该县马楼镇前赵村赵继金、刘秀春夫妇的创业故事。因病致贫的赵继金、刘秀春夫妇顶着债台高筑的压力,搞起了长毛兔养殖,通过滚动式发展,办起养兔场,上了肉兔加工项目,不仅自己成了致富典型,还带动周边贫困户走上了养殖致富路。“我也要办个养殖场,上个原生态农产品加工项目。”不甘落后的梁彦宾有了致富新规划。  

此外,台前县还拍摄了以贫困户励志创业为题材的微电影《滩区娃日记》,以百余对夫妻返乡创业“凤还巢”为题材的微电影《路》,以人穷志不穷、靠勤劳双手发家致富为题材的微电影《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脱贫攻坚微电影“三部曲”,在群众中广为传播,成为扶贫扶志的典型教材,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为破解贫困群众的技术难题,台前县在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抽调农牧、扶贫、人社、卫计、民政等县直职能部门的专家人才、业务能手,和当地“土专家”组建专项培训小分队,巡回举办“乡村大讲堂”,让群众不出远门、不费周折,在家门口接受培训,顺利地学到一技之长。  

“多亏县里的免费电商培训,让俺学到了致富本领。”该县马楼镇前赵村村民赵阳说。赵阳白手起家做汽配电商,不仅解决了一家人的生计问题,还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店铺。“以前,在家靠种地过日子,现在县里把扶贫车间建到家门口,还给我们免费培训技术,让我们带着技术去赚钱,这样的政策真好。”在该县打渔陈镇周庄村扶贫车间工作的杨爱琴动情地说。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