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从“吃上水”到“吃好水”
——我市解决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小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30 06:40:55   

7月25日11时许,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村民朱双霞从田间劳作归来。一进家门,她先打水洗脸,又走进厨房拧开水龙头做饭。  

看着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朱双霞快人快语:“过去我们用井水,那水有土腥气;现在用丹江水,水清,吃着感觉有甜味儿,也没水垢……”一边说话,朱双霞拿起开水壶,壶底果然干干净净。  

在清丰县,像朱双霞一样吃上丹江水的农户,目前已有5个乡镇135个村4.5万余户。  

清丰县是我国首个将丹江水送进农村的试点县。2017年9月,“甘甜清丰”工程启动,总投资3.85亿元的“丹江水润清丰”供水项目擂响战鼓。项目涉及17个乡镇469个行政村,受益人口58万人。该县利用丹江水实施水源置换,不但探索出了一条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新途径,还推进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让全县农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喝上优质丹江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升级版。  

除已通上丹江水的5个乡镇,目前,该县还有7个乡镇具备了通水条件,其余5个乡镇的建设项目正加紧施工,预计今年8月完成施工。届时,该县将成为我省首个实现丹江水全覆盖的县,预计年均减少开采地下水1800万立方米以上。  

市水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我市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且地下水存在大面积的苦水区和高氟水区,水质易反复,再加上地下水过量开采,用水量更为短缺。水质不优、水量不足,成为制约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我市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建成687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343.5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预计到2020年,我市集中供水率将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9%。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市广大农村群众不仅渴望吃上安全水,更期待吃上高质量的自来水。自2017年起,我市积极探索双水源保障、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城市自来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管理”。目前,我市已有10万余户农村群众实现了双水源保障,饮用水由地下水置换成丹江水、黄河水。  

“地下水换成了丹江水,见证的是我们老百姓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甫说,30余年来,村里家家户户吃的水不仅有沙子,而且供水受限制,每天最多供水2个小时,非常不方便。“现在,村里通了丹江水,水质好。村民用水不仅安全,而且再也不用每天按时定点储存水了,真是太方便啦!” (记者 段利梅)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