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记录壮丽足迹 见证辉煌历程
报纸收藏里的新中国70年
濮阳人高书文36年收藏6000余种十几万份报纸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08 09:58:58   

报纸是记录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如果要看一个国家的变化发展,报纸无疑是最直接的选择。在濮阳县户部寨镇镇政府上班的高书文,从1983年开始收藏报纸,36年来收藏报纸6000余种共计十几万份。7月5日,记者来到高书文的报纸收藏艺术馆,从他收藏的部分报纸中,了解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历程,仿佛聆听到祖国奋力前行的铿锵脚步声。  

36年收藏报纸6000余种共计十几万份  

高书文收藏报纸,源于对报纸深厚的感情。  

高书文介绍,20世纪70年代,他正上高中,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与几名同学凑钱订了一份报纸。阅报之余,他开始尝试给濮阳县广播站写稿。多次投稿后,电波里终于传出了他采写的稿件。高中毕业后,高书文回农村当了农民,白天干活挣工分,晚上雷打不动地在煤油灯下读报、学习、写稿,再苦再累也没放弃。  

1979年,因不断有作品被濮阳县广播站采用,高书文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在恩师的力荐下,他被安排到当时的公社广播站做编辑。自此,高书文读报、写稿的劲头更大了,稿子多次被《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采用。  

1983年,高书文突发奇想:“要能把全国所有的报纸都收藏起来,那该多好啊!”自此,他成了一个报纸收藏者。去外地出差,他第一目标始终是买几份报纸带回家;有老乡外出打工,他总是不忘叮嘱人家买份当地的报纸;一旦打听到外地哪家报纸要创刊,他便一次次打电话索要。有一次,高书文到亲戚家做客,看到亲戚家墙上糊了一张报纸,感觉不错。征得亲戚同意后,他将报纸从墙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带回家收藏。还有一次,他到范县濮城镇集贸市场上买东西,看到一个卖大料的商贩用报纸包大料,他向商贩要了过来,当成宝贝拿回了家。  

高书文的做法,也得到了户部寨镇历届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有领导外出开会,也经常会给他带报纸回来。这些年,互联网的普及给高书文收藏报纸提供了极大方便,他加入了全国报纸收藏群,成为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的会员、河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和濮阳市收藏家协会会员,借以和全国报纸收藏爱好者交流、互换报纸。此外,他还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工具,搜集各地有价值的报纸。  

凭借着这份热爱和执着,36年来,高书文收藏报纸6000多种,共计十几万份,报纸涵盖了中国所有地区。  

报纸见证祖国发展历程  

在收藏报纸的过程中,高书文特别注重对报纸的整理和归纳,对报纸的种类都标上了标签。记者在这里看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很多大事件,都能在高书文收藏的报纸中找到。  

国庆是每年报纸报道的重头戏,高书文用收藏国庆报纸这种特殊方式,来纪念伟大祖国的生日。从新中国成立20周年开始,几乎每一年的“国庆报”他都有,从这些报纸上,可以看到当时全国人民是如何庆祝国庆的。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年份,当年5月,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国务院决定将5月19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当天全国所有的报纸都是黑白版。高书文收藏的20余份全国不同地区的报纸,记录了这一时刻。当年8月,百年奥运首次来到中国,作为中国的一件大事,许多报纸专门辟出专版,连篇累牍进行报道,仅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盛况的报道,高书文就收藏了30余份不同的报纸。航天事业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多年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发射,高书文均收藏有相关报纸。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当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高书文收藏的一份当天的《光明日报》,至今仍和文章一起闪耀着光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曾发起真理问题大讨论的《光明日报》,当年12月24日头版刊登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高书文也保存着这份报纸。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是一件对深圳、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意义深远的大事件。《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锡添采写的著名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时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转载这篇文章的《濮阳日报》《河南日报》等,也被高书文收藏。今天看来,这些报纸都显得弥足珍贵。  

遇到一些国家大事时,许多报纸都会出号外。对报纸爱好者来说,号外的收藏价值很高,高书文也很爱收藏各类报纸的号外。北京奥运会、国庆大阅兵、神舟飞天等,许多报纸都出版了号外,高书文也都进行了收藏。2015年大阅兵,高书文得知《濮阳早报》出了号外,一次性买了2000份。  

正筹办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展  

门前高楼非为贵,家有报纸不为贫。在高书文看来,36年来收藏的十几万份报纸,是自己最大的财富。他为此专门腾出屋子,用于报纸收藏。2014年,在报友的建议下,高书文建起了我市首家报纸收藏艺术馆,书法家刘文选亲自为他的报纸收藏艺术馆题字。  

高书文说,报纸改变了他的命运,也丰盈了他的人生,更坚定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心。他认为,报纸素有“散装的百科全书”之称,刊登的新闻是对历史真实的记录和还原,是历史发展进程的浓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经常翻阅自己收藏的报纸,能够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增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要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翻阅收藏的这些报纸,我经常能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优越性,也坚定了我对祖国未来的信心。同时,我也为祖国的发展深感骄傲,为自己生活在中国深感骄傲。”高书文说,他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办一个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展,向共和国生日献礼,也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祖国7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记者 徐洪波 袁冰洁)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