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小麦,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为市场上抢手的高端手撕面包,“身价”也随即上涨十几倍。5月13日,记者在豫粮集团濮阳粮食产业园采访时,农业产业化带来的产品附加值让人啧啧称赞。
黄埔办马辛庄社区。
豫粮集团濮阳粮食产业园位于开发区皇甫办,总投资11.17亿元,主要涉及专用面粉加工、主食产业化、饲料加工、白酒灌装、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六大专业板块。目前,年加工30万吨高档中高筋专用面粉生产线、年产36万吨的饲料生产线和总投资3000万元的凯利来高端手撕面包等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并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距豫粮集团濮阳粮食产业园几公里之外的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园挤满了前来参观的种植户和游客,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植保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装备让参观者大饱眼福、收获满满。
豫粮集团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加工食品。
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园概算投资1.38亿元,共分为农业新品种孵化区、设施栽培区、休闲农业观光区、农业高新技术展馆区、农作物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等区域,全部建成后将在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成果转化与运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据开发区农业科技创新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增加了种植密度,园区一个棚的受益最高可达到5个普通棚的受益,因此吸引了不少种植户前来参观学习。
开发区农业科技创新园区航拍图。
豫粮集团濮阳粮食产业园、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园只是开发区推动农业产业振兴的一个个缩影。近年来,开发区按照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排部署,坚持科技兴农、品牌强农、特色富农,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实验区平台优势,着力完善“三链”(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培育“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合“三产”(农村一、二、三产业),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力,着力推动农业产业振兴。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旅游休闲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区借鉴和吸收外地乡村旅游的经验,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如今,开发区已涌现出王助镇冯寨香瓜小镇、皇甫办马辛庄濮溪农庄葡萄庄园、新习镇谢台臣故居、王助镇丁寨草莓园等一批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景点。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还必须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区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切入点,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帮助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申报、推介自主品牌,认证“三品”农产品,培育本土品牌。
工人在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内管理蔬菜。
与此同时,开发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力争建成贯穿新习镇、王助镇的“之”字型设施农业产业带,打造濮西都市生态农业观光园,使其既有反季节高科技精品示范点,又有各类温棚相结合的大田经济网,形成蔬菜、花卉产业的新亮点。重点在S101沿线建设高档次蔬菜、花卉示范园区,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源龙乡花卉公司、惠众丝瓜合作社、众农蔬菜、万亩林果采摘园等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发展花卉、蔬菜、瓜果等产业,打造精品亮点,形成集生产、销售、观光等于一体的高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实现农业由卖产品向卖文化、卖风景、卖体验转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好政策带来大发展,一批发展起点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开发区相继涌现。截至目前,开发区共有省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1家,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它们正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和雄厚的实力,引领开发区乡村产业振兴向纵深推进。 (策划:孟晋 吉子文 梁南阳 周源 供稿:王金勇 僧少琴 薛亮 魏国权 刘涛 刘永广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