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濮阳市开德中学举办了首届科技节。现场一篇篇立意新颖的吉祥物设计文案,一件件别具匠心的科技小发明、小创作,一幅幅奇思妙想的科幻画,无不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近年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始终遵循党的十九大精神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狠抓教育内涵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发展”战略,坚持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跨越前进。
关注民生工程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地区发展的基础。示范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优先发展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就学基本需要”为目标,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之首,形成全区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
示范区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宗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把教育工作列为公共基础设施和强区之本予以规划,从顶层设计上谋划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同时,示范区把教育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示范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教育项目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等多个机构,充分考虑辖区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新增教育用地250.86亩,确保新建学校品位高、环境好、空间大,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示范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加大教育建设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发展水平也是巩固提升示范区教育领域优先发展的重要标尺。
近年来,示范区教育紧紧围绕市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做到教育经费优先安排,保障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办学条件取得了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示范区建成市绿城实验学校、市开德小学、市开德中学3所城区学校。三所学校共占地127.93亩,建筑面积32873平方米,投资11515.62万元,设置了90个小学班、36个初中班,可容纳6300名学生。其中,市绿城实验学校二期建设2018年10月底如期完工,成为全市2018年唯一一个重点民生实事教育项目中当年开工、当年完工的项目。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在大力推动学校建设的同时,示范区紧抓教师队伍建设,把好教师“入门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自2014年开始公开招聘5年,示范区共招录了200名优秀教师,并通过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及委派教师外出学习,帮助老师扩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素质。2018年暑假期间,示范区邀请魏书生等名师对全区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筑牢了基础。
此外,通过组织示范区“省语文优质课选拔赛”“示范区英语视频优质课大赛”“示范区优质课大赛”等活动,示范区遴选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已有172名教师在省、市教育系统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引领了全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全面打造特色品牌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要求围绕跨越式发展目标,高起点、前瞻性规划教育发展,高标准、多层次办学,以改革形成教育特色,打造一批高端品牌学校,创造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学校质量。
市绿城实验学校获得省级文明学校等市级以上表彰共计76项;市开德中学获得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等市级以上表彰共计55项;市开德小学获得省级智慧校园试点校等市级以上表彰共计42项;农村小学获得市级以上表彰49项……近年来,示范区坚持立德树人,着力营造书香校园文化和特色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艺活动,培养个性特长,并通过创新素质教育阵地和搭建素质竞赛平台等方式,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示范区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打造精彩课堂、生动课堂、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独树一帜的示范区教育品牌,推动示范区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策划:孟晋 吉子文 梁南阳 周源 供稿:候科建 付贵君 翟晓飞 王其保)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