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的荷塘,古色古香的街巷,姹紫嫣红的游园,四通八达的环村路,各具特色的扶贫企业……走进位于台前县侯庙镇西部的许集村,眼前是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
然而,“脏乱差”曾经是许集村的代名词。许集村从前是一个落后村,全村总人口692人,耕地面积500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种植业和劳务经济。
2014年10月,许集村“两委”换届选举,在外经商的许延随应村里党员群众的强烈要求,回村参选并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乘着新时代东风,近年来许集村新一届村“两委”坚持“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的定位,召集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开会商议,广泛征求意见,研究村里发展规划,制订发展路线图,大刀阔斧搞建设、上项目、发展生产,让许集村实现了“大变脸”。
“再穷也要把脸洗干净。”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首先向“脏乱差”开刀,积极向上争取和多方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完成了许集村的基础建设;拓宽了村内主要道路,打通了所有“断头路”,建成了1300余米的环村路,安装路灯40盏;对村前村后闲置土地进行绿化,发展“边角经济”,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集体收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村里的所有土地,发展莲藕种植、苗圃种植等观光农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规划建设了新村住宅楼,建设了高标准的文化活动广场……
要想富,上项目。为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村“两委”带领群众改扩建原有企业,并相继引进了益民机械制造厂、高尔夫球套加工厂、山鸡养殖场等10余家企业。再加上大型农村超市、粮油店、家电城等10余家店铺,有效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200余人的就业问题,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致富”的目标。
同时,向上争取了光伏扶贫项目,利用村集体厂房房顶和农家乐种植区,分别安装了100千瓦、200千瓦光伏扶贫发电系统,不仅可使村里27户贫困户连续20年户均年收益3000元,还增加了集体收入,便于对临时返贫的贫困户进行及时救助。
许集村还抢抓建设魅力村镇的机遇,以建设绿色风情小镇为抓手,聘请同济大学设计院对全村的发展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了高标准提升,对村内街巷进行了仿古设计和景观设计,建设了千米文化长廊,用磨盘、石磙、草编、古井等农耕文化符号点缀,展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同步建成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中心内设有便民服务室、党群活动室、文化书屋、卫生室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许集村注重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活动日”、村干部轮值服务等丰富的组织生活,大力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累计为群众办结养老保险缴纳、低保五保申请等各类事项600余件。
许集村,这个曾经的落后村,一跃蝶变为生态宜居的绿色风情小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
眼下,村“两委”正团结带领乡亲们全力打造绿色风情小镇,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荷塘月色……许集村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策划:吉子文 梁南阳 周源 张利敏 供稿:王金勇 僧少琴 汪秀岭 李乐园 王为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