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规模大、层次高、效益好的龙头项目发挥了显著作用。2017年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完成投资909亿元,同比增长19.86%。这其中,不乏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互联网经济、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
截至2017年底,福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41350亿元,所有者权益13493亿元。其中17家所出资企业资产总额达15172亿元,排位从2012年全国第十二位上升到第九位。福建国有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高于全国地方国企和中央企业的平均水平。
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升级
8月2日,福建省银政通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全国首次工商登记与银行开户的深度融合。
“长期以来企业不了解银行开户要求,银行缺乏高效的企业信息核实渠道,难以掌握人民银行业务处理进度。”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张福寿说,“银政通系统解决了这些痛点、堵点,在预约开户、信息共享、行政许可电子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通过信息共享,银行系统可实时查询工商等部门数据,新设企业在工商窗口直接办理银行开户预约,“工商+金融”直通式处理得到进一步拓展。
先行先试、突破障碍的福建银政通,恰是福建深化体制创新、助力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福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升级。
梳理发展脉络,打造产业高地——厦门钨业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材料最大供应商;福建省能源集团摒弃“贪大求全”理念,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为主的跨产业综合龙头;福建省轻纺控股自主研发的白色伸性纸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福建在集成电路、大数据、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已初步形成龙头带动、链条延伸的集群发展新格局。
深化体制创新,改革落地见效——2017年作为“国企改革落地见效年”,福建省属36家未改制企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加强与央企、外企、民企战略合作,56家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25.87亿元。同时,福建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加快转变职能,把监管重点转到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福建省国资委出台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精简监管事项51项;推动依法监管,出台企业改制、资产评估等工作指引80项。
创新驱动发展,新业态方兴未艾——在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检验检疫部门创新“整车进口一体化快速通关模式”“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等监管模式,整车通关时间由6天缩短到1天;海关试点平行进口汽车3个月保税仓储,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上半年,江阴口岸到港外贸进口汽车5598辆,同比增长24.8%。
“站在新起点,国有企业要有新担当、新作为。”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邵玉龙表示,未来,福建国企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新时代书写新篇章。
《人民日报》(2018年09月03日11版)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