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6月,吕国伟的生意也是愈发红火。作为邮翼台前运营中心的负责人,他这段时间正忙着把与他合作的6家农业合作社生产的大蒜、鹅蛋等农特产品,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去年我们还创造了网上3分钟热销3000单的台前电商销售记录。电商,正在让我们台前走向前台。”吕国伟所言不虚。台前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电商产业,走出了一条“电商+扶贫”的特色脱贫致富路。
通过“触电”富起来的不只吕国伟一人,还有他身后36名贫困户。他们有的是吕国伟的“加盟商”,由吕国伟协助开设网店并提供货源和营销指导;有的是吕国伟的“打包工”,负责打包快递包裹,一些手快的贫困户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
这只是台前县电商扶贫的一个典型事例。近年来,台前县将电子商务列入重点培育发展事项,在全市率先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县电商办,制订出台了《台前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台前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台前县农村电商扶贫支持办法实施方案》等文件,积极打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格局。广大农民也搭上电子商务快车,疾驰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现如今,台前县已发展电商企业300余家、农村网店4800余家,有电商从业人员3.5万余人。“店小二”“增粉”“网店流量”等这些时髦的词,更是成为当地群众热议的话题。
已成燎原之势的台前电商,不仅有力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增长,还为当地开辟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径。离黄河不到1公里的台前县马楼镇黄那里村,以前由于交通不便,群众就业门路有限。随着电商在台前县的蓬勃发展,头脑灵活的村民黄良德率先“触电”,不仅在线下办起了生产围兜、尿垫等产品的加工厂,还积极在线上开展产品营销。目前,他已在电商平台开设了5个店铺,年销售额上百万元,并吸纳了13名贫困户就业,成为当地电商扶贫的典范,向他“拜师学艺”的村民更是络绎不绝。
台前电商发展如此迅速,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密不可分。围绕开辟电商扶贫新路径,该县高标准建设了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了汽配馆、羽绒馆、相框馆等电商基地,开设了9个乡级农村电商扶贫服务站和280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构建了资源共享、覆盖广泛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形成了“乡乡有网店、村村通快递”的良好电商生态。
电商扶贫,培训先行。围绕“互联网+县域新经济”“电子商务实操”等内容,该县常年免费开办电商人才培训班,着力激发贫困户的创业热情。截至目前,该县已组织97期免费电商培训,惠及700余名贫困群众。
“以前上网也就是打打游戏,去年参加县里的电商培训班后,我才知道上网也能挣大钱。”台前县打渔陈镇马街村贫困户马怀申参加培训后,在台前县电商办的帮扶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在电商平台开设了3个店铺,平均日销售额近2000元。现如今,他已作为电商扶贫带头人,积极帮助和引领更多的贫困户“触电”致富。
“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我们开展电商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台前县电商办主任付纯灵表示,今后台前县将按照“电商+精准扶贫就业基地+贫困户”“电商企业+贫困户”“电商+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着力壮大电商产业,积极放大电商扶贫效应,引领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徐兴国 赵现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