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喜看龙都展新颜
——我市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23 07:22:08   

微信图片_20180523072625_meitu_1.jpg

棚户区改造让濮阳市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本报记者贺德敬摄  

初夏的龙都,处处天蓝水碧、草木葱茏。  

5月22日一大早,家住市城区乙烯生活区的张晓光和往常一样,到离家不远的市马颊河体育公园锻炼身体。花团锦簇的公园内,前来晨练的人络绎不绝。东侧的马颊河畔,河水清澈,缓缓流淌;垂柳依依,倒映水中,美不胜收。  

“你瞧瞧,环境多美!现在,生活在这儿,感觉就像是生活在风景画里。”在张晓光眼中,他生活了几十年的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我市广大群众曾深深期待的天蓝、水净、岸绿、花红、路畅、景美,目前正逐步变为现实。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强力推进。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决策部署,把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作为打好“四张牌”的具体行动,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手笔谋划,大项目支撑,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实施,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软、硬实力一同增强,一幅幅生态、文明、美丽、幸福的新画卷正在龙都大地次第展开。  

规划引领 让形象立起来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自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启动以来,我市按照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原则,坚持把规划作为推进城市建设的首要前提、提高城市品位的关键举措、统筹城市资源的重要手段,科学编制规划、严格实施规划,重构了城市发展格局,提高了城市承载能力,让城市形象立了起来。  

2017年2月,我市召开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城镇化工作会议。2017年8月,我市印发了《濮阳市百城建设提质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濮阳市县城规划建设导则》等一系列配套文件。  

同时,我市围绕“一中心三组团”发展布局,按照“五规合一”要求,编制完善了《濮阳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草案》。此外,清丰县按照“多规合一”原则,聘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全覆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23项专项规划;濮阳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正在编制县域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在规划中,我市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廊、给水、燃气、热力、电力、园林绿化、海绵城市、智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市环卫设施等专项规划,统筹把握硬件与软件、新区与老区、地上与地下、宜业与宜居之间的关系,使市城区与各县城协调联动,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  

——围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干道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的交通联系;优化城区路网结构,推进支路、街巷等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建设;深挖道路潜能,打通“断头路”“卡脖路”,积极缓解交通拥堵;突出抓好城市各类停车设施、充电桩和公交场站建设。  

——围绕城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街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园)建设,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统筹布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改善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设施条件,推进街道、社区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完善居住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  

——围绕园林绿化建设,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重点推进一批县级城市生态水系项目建设,推进城市防灾避险公园、绿道等建设。  

——围绕生态修复,保护城市河流水系、植被等各类自然特色,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制订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明确城市规划区内湿地、植被等各类生态资源的保护主体和措施,分类制订已被破坏的生态资源和采矿弃废地等修复和再利用方案,划清责任主体。  

——围绕海绵城市建设,新建各类园区、单位和小区要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规划、设计和建设;老城区要结合棚户区改造、公园绿地提升、道路改造等,积极推进海绵型生态水系、海绵型绿地系统、海绵型道路广场、海绵型小区和单位建设。至2020年,县城10%以上建成区的面积力争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责任编辑:冯小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