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致敬40年 看濮阳巨变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擦亮绿色名片 建设生态濮阳
——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2-19 07:51:03   

1983年建市之初,我市林业基础差、底子薄,只有大面积造林3.46万亩,农田林网36万亩、农林间作90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仅为7.4%。  

多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林业生态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一个台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3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建成了“林水相映、林路相随、林田相依、林村相衬、林城相拥”的独具平原特色的森林城市。2018年10月15日,我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我市继“七城二奖”之后荣获的又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濮阳地处黄河故道,林地稀少,“走路不睁眼、吃饭不端碗”是当时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新成立的濮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坚持把植树造林作为振兴濮阳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林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1988年,全市林木总蓄积量281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3.5%,达到了原林业部颁发的平原绿化标准。次年,我市被原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从此,濮阳市由一个林业落后市一举成为全国十个平原绿化达标市之一,开始了由“黄”到“绿”的生态转变。  

此后,我市深化林业改革,抓好治理整顿,推进重点工程,不遗余力地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绿色名片越擦越亮。  

“十五”(2001年至2005年)期间,我市以营造良好生态、建设绿色濮阳、建设生态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资源培育,强化资源保护管理,突出抓好平原绿化防护林工程、治沙造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8项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全市平原绿化整体高级达标。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城乡绿化一体化试点市”,并被表彰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2013年至2017年,我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濮阳的中心任务,以“生态惠民、兴林富民”为核心理念,把生态林业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组织实施了廊道绿化和环城林系、农田林网、郊野公园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显著提高。2015年11月,我市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并于2016年3月召开全市动员会,正式拉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序幕。2016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工作,为我市造林绿化工作提供了强劲动力。  

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市造林绿化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生态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全市累计植树约1100万株,累计栽植片林9.28万亩。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标准,圆满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任务。濮阳又增加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林业产业发展迅速  

在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的同时,我市围绕兴林富民,把林业建设与群众增收致富相结合,着力构建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2008年以来,我市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使林木资源实现了财产化和资本化,为林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林下经济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为林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我市成立了林业科技合作办公室,负责全市林业企业与省内外重点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工作,不断加强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进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  

2018年,全市新发展苗木花卉、经济林基地2.5万亩,林下经济实现产值9.16亿元。以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各类郊野公园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年产值达到6.68亿元,成为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新亮点。  

林业扶贫取得新突破。一是选聘生态护林员。按照中央财政生态护林员补助范围要求,2018年,全市共利用中央补助资金349万元,选聘贫困生态护林员498名,从而带动这些家庭增收脱贫。二是项目带贫。通过租用贫困家庭土地、聘用贫困人口参与国储林基地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等措施,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三是生态建设扶贫。支持贫困县区、乡镇积极开展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生态工程,积极鼓励贫困人口就近参与生态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收入。四是技术扶贫。按照“干啥培训啥、谁干培训谁”的原则,对贫困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林业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  

坚持依法治林。制订了2018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并指导各责任主体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责任任务;制订规范林业执法行为、提升林业执法能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各县区对2015年以来本地区发生的林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涉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进行全面排查。通过排查,我市近年来未发生林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涉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抓好林木采伐和林地保护管理工作。以落实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和征占用林地管理为重点,着力加强林业资源保护。2018年,全市共采伐林木2.05万立方米,林木凭证采伐率、办证合格率超过98%,不存在超限额采伐现象,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总量明显提高。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2018年,市林业局组织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宣传活动,配合森林公安开展“春雷2018”等专项打击行动,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日常监管,促进了驯养繁殖企业规范经营,并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对有力。科学制订美国白蛾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提高疫情监测预报能力,春尺蠖和美国白蛾危害得到有效防控。2018年,全市共计开展防治作业191.82万亩次。  

2018年,全市各级森林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故意毁坏新植幼树、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开展严打专项行动,有效打击了故意毁坏新植幼树、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371起,查处涉林治安案件9起,侦办涉林刑事案件32起,移送起诉21人。  

“回顾濮阳林业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日前,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再出发、再攻坚的心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节奏不变,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努力开创森林濮阳建设新局面,使‘中原绿洲’‘人居佳境’的品牌更加亮丽。”(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吴红臣)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