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致敬40年 看濮阳巨变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路通百业兴 龙都更出彩
——我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03 06:23:15   

123.jpg

南林高速濮阳境内航拍图。

1983年,濮阳建市之初,全市公路总里程仅为780.1公里,其中干线公路227公里、县级公路215.3公里、乡级公路193.8公里、专用公路144公里。“出行难,运输难”是当时濮阳交通发展的基本状况,也是制约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突出瓶颈之一。

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7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5公里、干线公路872公里、农村公路573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62.3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75个乡镇全部实现通二级路出口的目标,296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

不断更新和增长的各项数据,记录和见证了濮阳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也显示出濮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高速公路建设卓有成效

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位居中原,紧靠黄河。这里既无机场,又无国家铁路,交通瓶颈尤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为加快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加强同外部经济社会的往来,2002年,我市提出把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当务之急,把濮阳建设成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高速公路枢纽这一目标。市交通部门科学规划,先后绘制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高速公路发展蓝图,谋划建设“三纵三横”田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2002年4月18日,濮阳境内始建濮鹤高速公路,拉开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2004年11月15日,在历经31个月之后,被业内人士称为“全省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协调任务最艰巨”的濮鹤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濮阳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濮鹤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后,又有数条高速公路项目相继落地。2003年、2005年、2006年、2008年先后开工建设了大广高速濮阳段、南林高速濮阳段、濮范高速和大广高速豫冀省界至南乐段4条高速公路,濮阳高速公路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濮鹤高速、大广高速濮阳段、南林高速南乐至安阳段、南林高速南乐至德上高速段、濮范高速、德上高速范县段;台辉高速豫鲁界至范县段(范台梁高速)在建;濮阳至卫辉高速濮阳段和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濮阳段即将开工建设;山东东阿经台前至郓城高速公路、濮卫高速公路东延至鄄城至郓城段、阳新高速北延至南林高速段3条高速前期工作已经开始。这些高速公路全部通车后,濮阳将实现县县通高速,与豫、鲁、冀三省交界处的省辖市均形成“1.5小时生活圈”,与三省省会均形成“2.5小时生活圈”,大大缩短濮阳与周边省市的时空距离。

干线公路建设稳步推进

“汽车进濮阳,司机愁断肠”是建市之初我市干线公路的真实写照。为此,我市围绕“建设市内快速通道,尽快在濮阳形成对内便捷畅通、对外连接顺畅的公路网络”的目标,掀起了一场干线公路建设大会战。1986年4月,我市对国道106濮阳段进行全面规划,并分期分段进行了改造。1989年,国道106濮阳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改造完毕,全线贯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大幕就此拉开。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国省干线公路纵横交织,全长达到872公里,其中国道4条297公里、省道12条575公里。

黄河在我市境内流长168公里,黄河天堑严重制约了我市的对外交往。为解决这一瓶颈制约,努力实现与周边省市路网畅通、衔接有效,我市积极谋划和推进跨黄河特大桥建设。目前,国道240范县黄河特大桥和省道304濮阳白堽黄河特大桥两个项目的建设单位已经进场,国道342台前孙口黄河特大桥已具备进场施工的条件。

农村公路建设成绩斐然

濮阳建市以后,农村公路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1993年全市农村公路(时称地方道路)管理部门成立后, 农村公路从少到多,从缓慢建设到高速推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1年,省交通厅把我市定为农村公路建设试点市,为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尤其是村村通公路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定为“公路建设年”,全市上下奋力拼搏、克难攻坚,形成了第一轮村村通公路建设高潮。截至2002年年底,全市完成农村公路投资2.3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60公里,新增村村通公路的行政村1093个。

按照当时标准,除黄河滩区外,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建成农村公路5730公里,范县、南乐县分获国家级、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市基本形成了干支配套、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铁路建设曙光在即

2015年4月至11月,市委、市政府与铁路部门多次沟通,对濮阳段开行客运列车有关问题进行对接,双方就客运通车问题达成一致意见。2016年3月18日12时06分,濮阳至郑州首趟客运列车离开濮阳站驶向郑州,标志着我市结束了市城区不通客运列车的历史。

郑济铁路郑州至濮阳段是国家批准建设的干线铁路,是河南省规划的“米”字形铁路网的一“撇”。2016年10月29日上午,郑济铁路郑州至濮阳段工程建设动员会在濮阳东站站址举行,标志着郑济铁路郑州至濮阳段工程正式开工,濮阳人民期盼多年的高铁梦即将成为现实。

交通运输业发展日新月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交通运输业实现了新跨越,逐步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一起办运输的局面,运输能力逐步提高,运力结构明显改善,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客运方面。营运客车由建市之初的125辆发展为2017年的2061辆(不含出租车和城市公交车),线路辐射面更广,班次密度、通达深度更大,大中小型、高中低档客车协调发展,客运量稳步增长。出租车由1994年的23辆天津大发面包车更新为目前的1745辆大众、东南等多种车型,为市民、游客出行提供了便利。城市公交车由1992年的中原油田总部至濮阳县老城1条线路3辆客车,发展为目前的市城区(含濮阳县)、范县、清丰县、南乐县均开通城区公交,运营线路43条、车辆786辆。

货运方面。营运货车由建市之初的87辆发展为目前的35981辆,运输组织日趋多样,专业化运输比重逐步加大,由单一车型向大型、重型车方向发展,形成了厢式运输、甩挂运输等并存的运输体系,运输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场站建设方面,由建市之初的中原油田总站、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6个汽车站发展为目前的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6个、三级客运站5个、四级客运站22个、五级客运站58个及大型货运站2个。客运班线覆盖全省,通达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市、县。

如今,濮阳交通运输业呈现一片繁荣兴旺的发展景象。2017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3105万人,旅客周转量26.04亿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5576万吨,货物周转量194.26亿吨公里。日臻完善的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记者 王庆红 通讯员 张海滨 郭保锋 文/图)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