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致敬40年 看濮阳巨变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孤儿脱贫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12 09:33:50   

“要不是党的扶贫政策,我一个孤儿全家怎么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12月11日,卢同喜动情地说。

在濮阳县梨园乡梁寨村有一个孤儿,名叫卢同喜,今年36岁。他8岁丧母、12岁丧父,近门一个大娘抚养他长大,在外交部工作的近门大爷给他盖屋娶了媳妇。然而,结婚后接连生了三个孩子的卢同喜,由于没人帮他照看孩子,他也无法外出打工,加上三个孩子上学,家里捉襟见肘,于2016年成为贫困户。

“咱不能总靠国家的救助过日子,虽然三个孩子都有了教育补贴,但要想让他们吃穿不愁,我得好好干。”面对困难,卢同喜并没有放弃,他坚定地说,“我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说干就干,卢同喜的岳父是附近村子里养鸡的一把好手,他利用这个优势,向自己的老岳父请教了养鸡的技术。卢同喜肯吃苦又踏实肯学,加上他又聪明、悟性高,很快就学会并自己养起了鸡。同时,他又在养鸡场门口养了几只母山羊增加收入。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了。2016年夏天,气温超过40℃,鸡棚内一直靠电风扇给小鸡降温。然而,因为用电太高,导致电线超负荷引发起火。短短几个小时,小鸡相继被热死五六千只,损失2万余元。

驻村工作队知道情况后,帮他在信用社协调了5万元贷款,鼓励他继续发展生产。有了5万元贷款,一身干劲的卢同喜很快就将鸡棚恢复起来。“一年能养4茬鸡,一茬能赚5000元。我用鸡粪种出有机甜瓜,一斤能卖出2元多钱,3亩甜瓜净赚2万余元。”卢同喜自豪地说。卢同喜告诉记者,他的鸡棚和甜瓜地用工都是紧着贫困户,村里先后有20余人到他那儿务过工,每天能挣五六十元。村民们都很感激卢同喜,因为他无偿地将自己的养鸡技术传授给村里人,带动了6户贫困户一同养鸡致富,摆脱了贫困。

即使这样,卢同喜今年还到太原铺了两个月的地板砖,管吃管住每天180元,两个月又挣1万余元。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他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小有积蓄。今年11月,他主动递交了脱贫申请书。

“我赶上了新时代,靠着党的扶贫政策加上自己的辛勤劳动脱了贫。习总书记说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我说脱贫是靠干出来的!不过我还不满足,我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早日奔小康。”对未来的生活,卢同喜信心满满。(记者 吴丹 通讯员 刘鹏)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