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刘光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明成果

作者: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05 12:52: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一个贫穷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运动规律的认识,大力吸收和借鉴人类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共同文明成果,全方位地融入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主流中去。  

政治制度文明成果。工业化大生产引起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逐步改变了封建君主依靠暴力所进行变幻无常、随心所欲的统治,实现了权力政治让位于权利政治,从专政走向民主法治,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民主、自由、法治等现代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成为整个社会广泛达成的共识。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分权、制衡、政党制、代议制、普选权和限期任职制的君主制和共和制,实现了政府与人民共同对社会管理的治理模式,保证了社会持续繁荣稳定。  

社会主义的到来和将来,是工人阶级在其活动的各个方面取得一整批经济和政治胜利的结果,是工人阶级日趋增长的社会影响和他们所争得的经济、政治、一般社会和道德的相对改进的结果,是民主制在国家和地方自治机构中的创造和成就相结合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彻底扭转“文化大革命”破坏政治制度所造成的混乱局面,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而是重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健全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法治文明成果。法律可计算的裁决和审判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这里,经济社会的运行主要是依靠法律保障生产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皇家或者领主虚伪恩赐的减免,这种方式只会给经济运行带来无穷的麻烦。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世界上最早的不成文宪法,确立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立法精神。18世纪的中后期,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制订相对完整的宪法。凭借宪法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精神,西方各国经过近200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套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效地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治理。  

然而,100年来,各国社会主义实践只唯上,不唯下;只唯书,不唯实;只讲阶级斗争,不求法治建设。个人超越和凌驾于宪法、法律之上,人为地进行生产关系变革的折腾,结果是加剧了社会动态与混乱,不能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种种矛盾,彻底失去了国内老百姓的支持,最终只能导致国家解体和民族分裂的历史性悲剧。各国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凡是没有正常法律关系存在的地方,凡是法律不稳定的地方,凡是人们今天不知哪些法律明天有救的地方,就要发生破坏,不断加剧经济混乱。一部好的工厂法可以比几万个企业和工厂的国有化包含更多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新结合自身的实际,逐步健全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通过法律有效地保护各经济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和约束政府的行为,为社会公平、公正和公义提供了重要保障和保证。  

民主文明成果。建立在雇佣劳动关系基础上的可自由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重要前提,它是工业化大生产必然产物。这种生产方式把农民对土地传统人身依附解脱出来。公民是自由独立的,其公民权利要受到充分保障和尊重,这需要有民主渠道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民主就是取消任何阶级特权,是化解工作生活中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积累所形成的民主,充分保护人们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基本权利。结果,社会容忍度增加,党派斗争失去憎恨感,社会更加成熟稳定。  

各国社会主义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进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同时试图通过各种运动来实现民主,但这些运动不仅没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反而使国家普遍陷入一种混乱状态,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主方式。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民主,但绝对不是照搬西方那一套的民主。如果照搬西方民主,今天这部分人上街,明天那部分人上街,还有什么精力搞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保证人人获得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科技文明成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实现了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成功地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加快推进现代城市化的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们进入到电气时代,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们进入到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时代,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生活与生产方式。  

没有经历工业化技术革命的新中国,只有少量现代工业技术的存在。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普遍落后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只有大力借鉴吸收发达国家近200多年来工业化所取得的先进科学技术,才能改进和提高生产力,为实现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市场经济文明成果。人们常常想象实现了的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不是通过一个大飞跃就可以达到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发达的时候,从头脑中构想出在旧的社会中还没有普遍表现出来新的社会要素,这只能是空想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贫穷落后基础上照搬前苏联公有制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基本上否定了市场机制对现代经济的增长作用,国家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这是在生产力极低发展阶段用一种假想的、未来社会描绘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蓝图指导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结果造成“一大二公”、“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  

以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19世纪末,西方各国进入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以来,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没有了无计划性。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制订了经济发展计划,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干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说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逐步突破“姓资姓社”的传统划分与认识,逐步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伟大成就表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把二者结合起来,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企业管理文明成果。资本主义生产经历了简单协作生产、工场手工业生产和机器化大生产,它们采用企业组织形式作为生产载体。对于这种生产方式,主要把合理会计制度作为一切供应日常需要的大工业企业的标准,这是资本主义存在最起码的先决条件。可以说,整个资本主义是一部建立在资本核算基础上的经济理性主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和公司制的结合,现代股份公司开始出现,并迅速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代企业普遍建立了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会计核算技术,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主体。  

各国社会主义实践,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种模式严重损害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缺乏活力,难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难以实现以工业化带动社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普遍陷入经营管理不善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借鉴和引进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先进经验和技术,对高度集中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社会管理文明成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进了城镇化建设,特别是进入到工业革命以后,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养活非农业人口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推进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分工的细化,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工作之间的依赖性,极大地降低了普通市民经济独立的自主性。工业革命所形成大规模生产导致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加剧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过去依靠济贫和住所方式提供资金小规模救济和帮助失业穷人,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失业的需要,迫切需要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改善和保障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19世纪中后期,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西方各国逐步建立了基于公平、正义和进步的社会管理制度,主要在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提供公共服务。这在社会保障方面特别突出,19世纪末,德国建立相对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20世纪前期,以英国、美国、法国等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导致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广泛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人民公社和国有企业管理采用行政命令和长官命令,全面对社会进行管理,民主集中制受到严重破坏。这实际上是一种封建专制的变体,其结果加深了人们之间斗争的仇恨,国家普遍陷入混乱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我国重新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近百年来社会管理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制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有了长足进步。  

(作者系云南省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