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安机关围绕打造三省交界治安高地工作目标,以民意为导向,着力推动民生警务工作机制改革,打造濮阳民生警务新常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稳步提升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大局的能力,全市公众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执法满意度连续三年均居全省第一。
狠抓大案,紧盯小案,强力推进“飓风行动”安民工程。创新工作理念,坚持情报导侦,合成作战,狠抓大要案,紧盯小案,在全市部署开展了打击盗抢骗“飓风行动”,持续加大对关乎民生的所谓“小案”侦破力度,把“破小案”“强追赃”作为公安机关打击重点,让人民群众在公安机关破案中得到“实惠”,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安机关“破案为民”。今年年初以来,全市新发命案12起全部侦破,破获侵财犯罪案件266起,同比上升7.26%;
刑拘、逮捕、公诉侵财犯罪嫌疑人427名、220名、237名,同比分别提高9.49%、18.92%、48.13%,全市虚假诈骗犯罪发案同比下降10%,追回各类赃款赃物320万余元,全部退还被害人。
优化机制,强化管控,着力打造立体化防控护民工程。持续强化社会面管控,加大技防投入力度,着力构建“满天星”视频防控网、社会面治安防控网、城乡社区村庄治安防控网、重点领域治安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和源头安全防控网,全面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推进“满天星”三期工程建设,全市将再建高清监控探头3326个,形成遍布城乡、全面覆盖的视频监控网络。坚持动态布警,形成巡点、巡线与巡面相结合,街面巡逻与视频巡逻相结合,常规巡逻与武装巡逻相结合的防控工作新格局。推进警务云大数据建设,加快内外信息资源整合,以信息科技助推战斗力倍增。
更新理念,提高水平,全面实施服务群众便民工程。将公安机关的公示、预约、查询类事务纳入“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平台业务办结率、预约确认率、咨询答复率动态保持100%,均排名全省第一名。研究出台《濮阳市公安局服务全市城镇化建设改进户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放开城市、城镇落户条件,取消市内户口迁移业务中的准迁证、迁移证制度,实现“一站式”办理。优化车辆、驾驶员管理服务模式,持续完善实名认证叫号、自动预约考试和互联网选号等工作。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简化各类证件办理审批程序,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全力服务赶超发展。
创新载体,拓宽途径,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亲民工程。开辟了《濮阳早报?公安周刊》专版、平安濮阳微信公众号等11个警民沟通平台,成为公安机关“向群众报告,请人民检阅”的桥梁和纽带。成立专门督察督办室,集中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做到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积极邀请人民群众、社会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工作者走进警营,参观社区警务室、看守所、监控中心等一线单位和服务窗口,亲身感受警营生活、“零距离”体验阳光警务,拉近警民距离,共建和谐警民关系。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 李军信)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