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一创双优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首家村支书学院为何叫响全国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26 06:55:10   

8月20日,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又送走了一批学员,他们来自濮阳市台前县67个贫困村。三天的培训让村支书们收获颇丰,临走时,台前县后方乡张庄村支书孙久道依依不舍地跟学院的工作人员告别:“作为濮阳市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学员,我算是来对地方了,以后有机会我还来。”

这样的场景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已成常态。这所学院建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建成使用不到半年,已举办培训班43期,培训学员2500余人,其中不乏来自山东、河北、新疆等省外的村支书前来取经。这样一个成立时间短、地理位置偏远的学院,有什么特色能叫响全国?

补空白村支书有了专业培训基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支书虽然是“芝麻官”,但肩上却挑着千钧担。大到中央精神能否传达到位、战略部署能否扎实落地,小到村里琐事能否捋顺打通、矛盾纠纷能否化解到位,都考验着村支书的素质和能力。

濮阳市委书记何雄认为,村支书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能夯实我党执政大厦的基础。

目前,全国有60余万名村支书,我省有4万余名。但不容忽视的是,村支书队伍仍存在能力不足、结构不优、队伍不稳等问题。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其领头雁、主心骨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濮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汉征表示,一直以来,中央、省委都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党员培训工作。但在整个干部教育链条中,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还比较薄弱,党员干部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为此,濮阳市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今年3月,由濮阳市、县两级财政投资,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在濮阳县西辛庄村投入使用。

谈到建在村里的学院,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说:“中央、省、市、县四级党委都有党校,分别培养各级干部。我们这些没有级别的村支书往后也有专业学院来学习了。”

“学院的成立填补了全国没有农村党支部书记专门教育培训基地的空白,打通了党员干部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为训优建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带头人作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郭献功说。

接地气“土办法”培养“土干部”

“以前也参加过培训,但真正学到手又管用的办法太少。”濮阳市台前县清水河乡北葛村支书张汉生觉得这次培训明显不同。“不仅现场教学多,老师还都是用百姓话讲农村的事,这让我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达到这种“接地气”的效果,学院专门为村支书定制了课程菜单,包括“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李连成吃亏精神解读”“与李连成面对面”3个必修课和“精准扶贫”“设施农业建设”等6个专题课。学院全部聘用兼职教师,105名兼职教师中,有涉农部门“土专家”,也有省内外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还有省内、国内研究农村党建、“三农”问题的专家教授。

全国优秀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也是兼职教师之一。他用一句话概括了学院的特点:支书教支书,同行带同行,用基层“土办法”培养基层“土干部”。不少村支书对此感触颇深。

台前县孙口镇王黑村是滩区“落河村”,已被列入搬迁重点。村委会主任代永振与其他村支书交流心得时说,如果搬迁,在规划新村、房屋分配等过程中,肯定少不了矛盾。李连成书记在新村规划过程中,宁可自己吃亏不让群众吃亏,让最反对他的人当村会计等做法都可以拿来用。

濮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朝亮认为,村支书是基层党组织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人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他们在农村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土办法”,这样的培训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容易找到易学易用的方法。

重长效培训有期限教育不“断线”今年5月底,山东省临清市560余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分批次来到学院参加培训,村支书丁亮之是其中一名。当听完研讨教学《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村支书》后,丁亮之就围着来自濮阳市委党校的教师段爱琴要讲义。

学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讲义的学员不止丁亮之一人,很多学员都表示要搜集材料,回去后要召开村两委会,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全村的党员干部。

“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无法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村支书的教育,需要长期坚持,建立跟踪机制,取得更好效果。”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院长、濮阳市委党校副校长王连胜说,培训结束后,学院还会给村支书们提供帮扶团成员的联系方式,方便他们日后咨询。

帮扶团由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市委党校等各部门的领导牵头组成,并根据职能细化为党建、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等帮扶团。李冰是党建帮扶团的成员,他说:“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向村支书们提供帮助。我们还会根据实际需求形成典型案例样本,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

“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立足濮阳、面向河南、服务全国,打造最‘专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中心,是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培训的大胆创新,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中组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主任陈燕楠说,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就是抓住了“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原载8月25日《河南日报》第十二版河南日报记者刘一宁陈小平)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