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以德树人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出彩濮阳人丨创新路上他们从未停歇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6-17 07:13:23   

◎刘敬国电濮阳热电有限公司的“发明家”,经他手的改造发明“不下一箩筐”。  

◎都亚军中原油田采油工艺首席技师,主持、参与完成技术革新成果100项,年创效超2600万元。  

◎卞常坤弹棉花的手艺人,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我市评选的“濮阳大工匠”中,有这样3名大工匠,他们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为所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他们就是国电濮阳热电有限公司燃运部输煤检修主管刘敬、中原油田采油工艺首席技师都亚军、河南新濮丰棉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常坤。  

电除尘加热改造,每年为公司创效300万元;输煤通风防腐改造,解决了火电厂行业难题,每年为公司节约费用40万元;研磨过的超高压阀芯,没有一个泄漏的;报废库的减速机,改造后性能比新的还好……6月13日,在国电濮阳热电有限公司,大家都说刘敬是一个“发明家”,经他手的改造发明“不下一箩筐”。  

国电濮阳热电有限公司肩负着为我市千家万户提供热源保障的重担,作为燃运部输煤检修主管,刘敬深知岗位的重要性。于是,他主动请缨参加公司热网综合改造,通过增设加热器、疏通换热管、修复内漏的热网循环泵旁路逆止门、更换改造热网补偿器、改造热网回水滤网、加装热网酸洗装置等有效措施,彻底解决了公司供热瓶颈。  

中原油田采油工艺首席技师都亚军不但获得过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石化集团公司“岗位练兵标兵”等65个荣誉称号,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并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在石油系统工作,个人价值体现在多动脑子、多解决工作的难题上。”都亚军积极把知识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力争使每口油井都能高效安全生产。他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余条,解决现场技术难题350余项,主持、参与完成技术革新成果100项,年创效超2600万元。  

2011年6月,“都亚军创新工作室”组建成立。通过“都亚军创新工作室”创新平台,都亚军带领团队成员紧紧围绕增储上产、降本增效、提质提效、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主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截至目前,“都亚军创新工作室”先后取得国家专利40项、创新成果170余项,创造效益7000余万元。  

“传统弹棉花行业,经历千年变换,离不开的是创新。”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弹棉花的卞常坤如是说。  

弹棉花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蕴涵着独特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作为弹棉花的手艺人,卞常坤首创现代化弹棉花店“线上+线下弹棉花”模式,力推弹棉花店向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受到了顾客的广泛好评。  

近年来,卞常坤还在普通纯棉被的基础上,通过工艺创新改进,研发出拉丝被工艺技术、无网被制作工艺、电脑数控缝被技术等,并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张俊达 梁振英 吴雪阳)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