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我市推选的省劳模中,有这样3位劳模,他们多年来扎根一线,以勤恳、担当、坚韧的品质成为单位公认的“老黄牛”。
他们就是华龙区环境卫生管理局清扫四公司经理、技师贺四新,濮阳可利威化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吉国,濮阳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贾国强。
6月11日,天还未亮,贺四新已拿着清扫工具,在所负责路段开始了一天辛苦而忙碌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状态,贺四新已经坚守了21年。
扬尘作业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环卫工人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近几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标准不断提高,尽快解决这一难题迫在眉睫。平时爱钻研的贺四新坐不住了,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了治理扬尘作业上,最终发明推广了“湿扫作业法”“压茬清扫法”“扫把绑尼龙草作业法”“小型电动清扫车洒水作业法”等清扫保洁技术,改善制作了“垃圾捡物袋”“不弯腰捡物夹”“绿色塑料大扫把”等劳动工具,不仅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极大地减少了道路扬尘污染作业的发生。
作为一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者,贺四新不仅把干好本职工作当成一种责任,更把履行社会责任当成毕生的追求。2014年5月,他主动加入华龙区劳模志愿者服务队,并担任环境卫生服务组组长。5年来,他带领劳模志愿者走进社区、福利院、敬老院,开展义诊和义务劳动。5年来,他每周都要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自掏腰包为他们买衣服、水果、牛奶等慰问品,为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谈心,为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5年来,他深入农村关爱未成年人,为留守儿童送去图书、书包,关心他们的成长,鼓励他们坚强生活。5年来,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200余次,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人,展示了劳模的标杆风采。
“在科研一线发光发热,在技术攻关中大显身手。”这是王吉国的座右铭。自1987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在生产一线和科研前沿默默奉献,如今已取得6项新型实用专利,另有2项发明专利已进入二审阶段。
三氯异氰脲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对不锈钢几乎无腐蚀作用,可以用作工业用水、游泳池水、医院、餐具等的杀菌剂,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这样一款颇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多年来我省相关企业却没有能力制造生产。不服输、善创新的王吉国主动请缨,带领研发团队苦心钻研近10年,最终成功研发出三氯异氰脲酸及其下游产品,填补了我省氯碱化工行业的空白,产品也随即销往世界各地。
贾国强曾在2013年举办的国家地理教育教学年会上获得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还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他率先尝试“学案教学”实验,探索出课堂教学的一套方案和模式,获得好评,并在全校教育系统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在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提起贾国强老师,无人不夸、无人不赞。
贾国强自2001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担任地理老师。多年来,贾国强始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工作中勤勤恳恳,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生,也深深地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
在学生管理中,贾国强用细节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班里学生生病住院,他带着花篮专门到医院探望慰问;学生家中出了变故,他通过多次谈话来安慰、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贾国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始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信心,在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 (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张俊达 梁振英 吴雪阳)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