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原创网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奋斗正当时 “濮”写新篇章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0-20 15:40:13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十年间,濮阳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标注奋斗不息的底色,书写跨越发展的传奇,交出靓丽光鲜的答卷。全市生产总值增长到1771.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至47131元,均实现了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21年达到112.7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24747元。在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次。

十年间,濮阳高质量发展呈现系统性的变化,以全景的视角看,“质”的变化标记发展的“成绩”,也赢得赞许和认可。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创建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建成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共建河南省龙子湖实验室。在全省率先实施科创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在全省率先设立“人才日”“人才周”,出台濮阳市“1+14”人才政策。现代家居产业成为国家重点培育的50个接续替代产业集群之一,羽绒制品业发展成为全国六大羽绒产业基地之一。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首家聚碳新材料产业园区,绿色涂料产业园被工信部列为“高端绿色专用涂料”优先发展产业承接地,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重点扶持的示范性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正在向千亿级跃升。高质量发展“质”的提升,充分印证濮阳经济转型跨越的“成绩单”。

十年弹指一挥间,龙都大地涌动发展的活力和激情,更凝聚改革创新的动力和信心。2021年濮阳市城镇化率51.01%,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33平方公里,集聚人口96.3万。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8.6%,居全省第1位,城区绿化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21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完成1065.9亿元,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50亿斤以上,3个贫困县、638个贫困村、3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3万名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达58.62万人,创业担保贷款七天速贷“濮阳模式”全国推广。建成3所高等教育学校、2108所基础教育学校,十年新增学位10.45万个,成为全国首批基础教育优秀成果推广示范区。建成74所医院,新增床位2.74万个,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案例”。连续11年被省表彰为“信访工作成绩突出省辖市”,连续8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公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高质量发展“量”的突破,体现濮阳砥砺奋进的“接力赛”。

高质量发展“多点开花”,绽放龙都精彩发展的“新画卷”。构建了“1+N”市属国有企业基本体系架构,农村改革入选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区块链+医疗供应链”工作,荣获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市。每年将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在全国首推“一码集成”“一照准营”,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营商环境连续三年居全省第四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濮阳海关设立运行,省级以上出口基地居全省首位,引进国内外500强及上市企业77家,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速稳居全省前列,在时光向前中让梦想照进现实,濮阳让高质量发展“多点开花”,谱写新时代崭新篇章。

十年绘就壮美画卷,持续奋斗创造伟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濮阳,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勇争先、踔厉奋发,撸起袖子加油干,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朝着“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的目标阔步前行,力争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崭新画卷。李爱国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