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原创网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清明花祭倡树文明新风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10 06:59:50   

文明就是这样,需要一个养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克服旧习的过程,坚持则文明自现。

文明祭祀无烟火,一束鲜花寄哀思。今年清明节,包括农民朋友在内的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一改焚香烧纸的传统祭祀方法,取代以用鲜花或纸花表达对去世亲人的思念之情。此举令人如沐春风,值得点赞。

较之传统祭祀,花祭的好处不一而足,绿色、零碳,简朴、安全,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体现,也是对逝去亲人思念之情的最好表达,因为花儿几乎可以是人类所有的最真挚、最美好情感的象征。拿我的亲身感受来说,清明节那天,当我和兄弟们在母亲坟前栽好几株彩菊,看着那些美丽的花朵在阳光和春风里摇曳,我们对母亲的怀念和当时充溢于心的情感,那些舞动的花朵和映衬着它们的静默的麦田、村庄,彼此不仅毫无违和,而且和谐动人。

当然对花祭不以为然者也是有的,可分两类。一类认为焚香烧纸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禁止焚香烧纸就是抛弃了传统文化。此说逻辑错误不值一驳,毕竟抛弃和扬弃的区别显著,就像过不过节和怎样过节根本就是两回事。另一类不以为然者,则是“感到别扭,不像那回事”。回想起来,类似声音在过去几十年间其实是不绝于耳的。比如,当刚刚拥有市民身份的濮阳人第一次遇见红绿灯,当蹲惯了茅坑的人第一次坐上冲水马桶,当习惯了烟熏火燎的主妇第一次用上天然气,确实有不少人“感到别扭”。但如今呢?那些“别扭”的东西已成为他们的行为自觉和生活习惯,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的文明意识逐步成为龙都人的共识。

文明就是这样,需要一个养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克服旧习的过程,所以“别扭”在所难免,坚持则文明自现。文明祭祀也是如此。换个角度看,今年我市文明祭祀倡议之所以效果良好,这既得益于堵疏结合的科学方法,又得益于注重落细落小落实的扎实作风,二者都抓住了关键,并且还相得益彰。积习成俗,倡树文明新风的关键,就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又堵又疏,并在坚持中积极探索创新,使堵和疏都更具科学性、也更有人情味,进而才能让文明成为禀赋、新风取代旧俗。(泾渭)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