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清丰县 电商新引擎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10-20 09:15:53   

直播间里,农民纷纷化身“网红”为农产品卖力吆喝;车间里,工作人员繁忙有序地进行着分拣、装箱、打包、贴制面单等工作流程;街道上,发往各个地区的物流运输车辆络绎不绝……10月15日,走访于清丰大地,该县“电商强县”的名号再次得到印证,遍地开花的农村电商正为广大群众带来便利和实惠,焕发出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清丰县是典型的农业县,食用菌、红薯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如何把特色农产品变为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自2016年县委换届后,该县围绕食用菌、红薯等主导产业,把电子商务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动力之源,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就业创业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在氛围营造、人才培训、企业培育、夯实基础、优化环境、加速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让本地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让本地贫困群众通过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等在家门口就业,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9年,清丰县电商交易额达13.42亿元,同比增长36.93%;网络零售额达3.9亿元,同比增长44.44 %;网销农产品近900万公斤,销售额达1.4亿元,跻身“全省首届农产品电商十强县”“全省电商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今年年初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县特色农产品原有销售不畅,群众叫苦不迭。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助力群众增收,县长刘兵、副县长韩晓东化身网络主播,为产品代言,为群众带货。同时,该县商务部门深入各乡镇,全面了解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农产品生产经营情况,针对受疫情影响出现滞销卖难的农产品,积极协调电商企业,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途径,加大农产品网上宣传推介力度,开展多形式扶贫专卖活动,不仅变滞销为畅销,帮助群众及时止损,还使“云销售”模式进一步深入人心,全面拓宽了销售渠道,激发了市场活力。

进入“后疫情时期”,为延续“县长直播”助农的热度,持续激发群众参与电商直播带货的热情,该县商务部门聘请专业直播培训机构,针对具有一定经验基础和能力素质的农村电商带头人开展了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电商培训班60余期,累计培训近5000人。

在厚植创新发展优势的同时,东风徐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支持供销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为抢抓新一轮农村电商发展机遇,打造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推动全县电商生态升级,清丰县大力探索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以“农特产品云仓+大数据服务中心+社群区块链”为主框架,以村站及物流体系建设为引领,以电商人才培训为支撑,全面整合全县农特产品,加快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互联网化,打造农产品上行供应链,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通俗地说,就是一方面通过农特产品云仓模式将时间、空间上极度分散的农产品交易,汇聚成短期内的同质化需求并迅速‘云化’扩大;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服务中心与社群区块链相结合,将全县农户的海量供给和广大消费者的海量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实现‘货找人’ 。”该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县共有包括菌菇、鹅蛋、红薯等42款特色农产品被整合进入。

在进一步提升“网路”通达能力的同时,该县正积极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等,加速升级、改造、增设乡村物流服务点,全面疏通农村物流“毛细血管”,为农产品出村进城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该县食用菌为例,依托286家电商企业和400余个服务站点,每天凌晨4时,600吨清丰鲜菇会被准时送达上海、北京、武汉、深圳等21个省、市,全县1.5万名菇农和5000余名贫困户正在共享电商时代红利。

不仅如此,随着电商产业蓬勃发展,该县按照“电商助力脱贫攻坚,网销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规划建设了沿国道342、沿人和大道、沿阳子线3条电商扶贫示范产业带,打造了大地密码、华董科技、龙丰实业、华薯农业科技、奥尔夫、桃园建民等一批新兴电商龙头带贫企业,积极推动电商企业对分包乡镇及贫困村进行“一对一”“保姆式”精准帮扶,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在清丰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韩娉婷)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