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18日晚,甲辰龙年农历正月初九,随着“中天立极”四个大字被点亮,十二年一度的濮阳县郎中乡王海村鳌山灯会正式拉开大幕。当晚,来自方圆百里的几千名群众齐聚于此,观赏这1500余盏十二年才点亮一次的鳌山灯。
“上一次看鳌山灯时我才十几岁,如今我都参加工作八九年了。”王海村村民段根生说,“现在又到了鳌山灯点亮的时候,希望我的孩子记住这个美好时刻。”
据介绍,王海鳌山灯源远流长,起源于明朝,清光绪年间达到鼎盛,声名远播,影响广泛,到民国时期鳌山灯因战乱而失传。2008年,因村中一儿童的偶然之举,失传近百年的王海鳌山灯在村中玉皇庙附近被发现,1500余盏鳌山灯重见天日。2011年,王海村鳌山灯会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上古时期,渤海里有五座大山,玉皇大帝令五只巨鳌驼载,五座大山在海里耸立不动。为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先民把灯火构成鳌山之形,叫作鳌山灯。千百盏华灯,构成山石、林木、庙宇,点缀成佛、仙、神的雕塑,山上设有舞台,供歌舞演出,后经传承,不断更新演变成为带有戏剧故事的大型灯会表演。
据村民介绍,按照传统,鳌山灯只在农历龙年点亮,十二年一轮,并且有剧团演出助兴。除2009年鳌山灯被重新复原后村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点亮和2012年龙年点亮之外,这是王海鳌山灯重新现世以来第三次被点亮。记者 宋仁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