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记者走进范县绿力生态农业公司暖意融融的草莓大棚,映入眼帘的是离地1米多高整齐排列的高架,高架上的草莓长势喜人,一颗颗鲜红的草莓从绿叶中探出头来。工人正忙着疏花疏果打老叶,游客正兴致盎然地采摘草莓。“口感很棒,很好吃!”市民姚女士摘下一颗草莓细细品尝后告诉记者,“这里的草莓吃起来特别香甜,果肉更紧实、更有质感,跟超市里卖的草莓口感大不相同。”
“不洗也能吃?”记者心生疑问。“放心吧,绝对绿色生态无污染。”公司负责人张心善自信地说。这个棚里种的是香野草莓,又叫“帝王莓”,个头大、口感好,细品有股淡淡的蜂蜜味。在传统大棚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张心善探索出多层高架立体无土栽培技术,让原本平地种植的草莓生长在空中,不仅节省了空间、提高了产量,而且更便于采摘,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张心善是范县张庄镇大李庄村人,90后返乡创业的优秀代表。2017年,他投资5000万元,先后流转土地670亩,建成集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保险公司+农户”的模式,在推动公司不断壮大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范县绿力生态农业公司先后荣获“河南省生态农场”“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记者在大棚内看到一块硕大的屏幕,上面显示着室内温度23.2℃、室内湿度26%、土壤温度12.7℃、土壤湿度23.6%、二氧化碳浓度466PPM、光照强度119lux等数据。“即时环境数据一目了然,什么时候该通风散热,什么时候该卷膜保温,什么时候该浇水施肥,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张心善说。
“草莓种植科技含量较高,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张心善介绍说,公司现有草莓大棚9个、葡萄大棚12个,依托水肥一体化和智能管理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节能型环境信息采集、农业生产图像采集、高压微雾调温、空间电场除湿、温室空气环流、生物防治、物理杀虫等智能控制模块,已实现大棚种植全流程智能化、数据化管理。
张心善指着高架下的两条管道说:“这条连接的是锅炉加热系统,那条连接的是水肥滴灌系统。当棚内温度过低时,智能温控系统就会启动电锅炉,让热水沿着管道循环流动,让草莓在如同地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当草莓‘渴了’‘饿了’,‘喝’的是通过多次提纯和净化再加入专用营养液的水,这种水更易于草莓根部吸收,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能够增加草莓的口感和养分。”
“原来草莓地栽需要弯腰,劳动强度大;高架栽培模式省工省力、清洁轻便,而且节省土地,病虫害少、损耗小,草莓外观好、口感佳,特别受欢迎。”张心善表示。记者 张西恒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