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一早,濮阳县庆祖镇前郑寨村村民谢启来早早就起来了。冬日早晨的光线还不大亮,戴着一顶老式鸭舌帽的谢启来就开始在村子里转悠。要表演的节目对接好吗?安排谁去接演员?庙会上的饭菜要开始准备了……他不停地思量着。当天是农历狗年腊月十九,从2011年开始挑头筹备到现在,作为前郑寨村庙会的发起人,谢启来已经为庙会忙碌张罗了八个年头。
当天8时30分,从十里八乡赶来的商贩已经在穿村而过的大路边支起了摊位,卖壮馍的、炸油条的、卖水果的、卖糖果点心的、卖衣服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琳琅满目,热热闹闹,在路两边摆起了长龙,唤醒了乡村宁静的早晨。
为了让庙会办得精彩,谢启来特意从渠村乡的某小学请来了一支“火龙”表演队。9时30分,在村口的广场上,“火龙”表演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开始了。十几个穿红着粉的小姑娘以一段喜庆的腰鼓表演开场,她们舞动手中火红的绸布,手持小锤将腰间的小鼓敲得“咚咚”响,节日的气氛在欢快的鼓声中分外浓厚。而接下来的“火龙”表演更是精彩。尽管早上寒气袭人,孩子们的小脸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他们依然使劲舞动手中的“火龙”,辗转腾挪,脚下生风,“火龙”在孩子们的舞动下昂首摆尾,上天入地,精彩的表演让大家目不暇接。
表演结束后,表演队的孩子们开始在村里巡游,此时,到了庙会最热闹的时刻。村里的秧歌队跟在“火龙”队伍的后面,大姑娘小媳妇跳着欢快的舞蹈,从家家户户门口经过,大红扇子凑成一片花团锦簇,成为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附近村里唱“莲花乐”的民间艺人们也来了,他们穿着花红柳绿的古装,脸上化着滑稽的妆,随着巡游的队伍,扭扭哒哒地走着。她们边走边说,边说边唱,夸张的动作和滑稽的表情引得现场观众笑得合不拢嘴。村东头龙王庙门口,搭起的大戏台上正在唱戏,老人们坐在戏台下面的阳光里,沉浸在戏文中。再加上村中锣鼓队的锣鼓“当当”响,一时间,整个庙会上锣鼓喧天、欢歌笑语,好不热闹。
庙会节目结束后,村里安排有免费的饭菜,招待十里八乡前来赶庙会的群众。谢启来告诉记者:“在我们庙会上吃饭都是免费的,今年光外边的人来了1000多人,摆了150桌。”这些费用一部分是村民捐款,一部分是谢启来本人自掏腰包。60多岁的谢启来热爱传统文化,他说,他就想通过举办庙会弘扬传统民俗,让更多的人懂得尊老爱幼、积德行善。
提起村里的庙会,前郑寨村村支书刘排振脸上透着自豪:“村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庙会规模从小到大,由一开始的少数人挑头到现在的全村参与,前郑寨村的庙会是越来越热闹。“举办庙会以来,我们村的村风村貌都变得更好了,赌博、打架的少了,邻里之间相亲相爱,和谐相处,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刘排振说。(记者 张岚岚)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