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亮证经营,垃圾桶要加盖,地沟要定期清洁、无垃圾污垢,库房要清洁、物品摆放整齐。”7月3日上午,华龙区食药监局任丘办食药监所的2名执法人员在市城区任丘路一家饭店详细检查了内外卫生情况后,临走时还不忘叮嘱店主。
该饭店店主张先生说:“我们饭店近期投资了5万余元,用于饭店卫生提档升级。店内的大厅、厨房操作间翻修一新,厨房与餐厅整体隔开,还配备了全新的碗筷消毒柜、垃圾桶等,店面和后厨卫生环境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前几天,张先生还把饭店升级改造的成果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引来很多人为其点赞。
自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全面展开以来,我市城区大街小巷的餐饮门店纷纷进行升级改造,越来越多的餐饮门店店主像张先生一样,变得敢于将后厨“晒”出来。
在城市餐饮业食品卫生治理工作中,俗称“三小”经营场所的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一直是最令人头疼的治理难点。这些门店绝大部分是夫妻店、家庭店,规模小、人员少,广泛散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居民小区、集贸市场、街道闲置的院落或库房内。因为经营环境较差、设施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再加上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卫生意识薄弱,“三小”经营场所的卫生状况堪忧。冷藏、消毒设施设备不足,炉灶、地面和墙面到处油污斑斑,餐厨垃圾随处乱扔,水池污垢明显,卫生间与厨房未隔断,个别业主对执法人员日常检查时提出的整改要求置若罔闻……这些问题不仅给龙都市民的食品消费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隐患,而且与国家卫生城市这张名片格格不入。
餐饮行业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担负着我市城区80%餐饮门店监管任务的华龙区食药监局,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从最难治理的“三小”经营场所入手,开展了一场重拳出击、铁腕整治脏乱差餐饮门店的专项整治行动。
华龙区食药监局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办食药监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根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标准,划出食品安全红线,并制订详细工作方案,不间断地督导整改,提高餐饮业食品安全水平。同时,对辖区内餐饮、食品、药品等经营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确保不留死角。执法人员详细检查每一家经营单位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健康证等资质证照,并对操作间环境卫生、索证索票制度落实等内容做好记录。检查餐饮门店后厨卫生情况,进行汇总后建立达标台账。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在技术上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加强宣传教育,真正激发餐饮经营者对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的热情,消除他们的抵触和消极应付情绪,使餐饮业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整治工作。
华龙区食药监局按照树立榜样、典型引路、抓点带面、全面提高的总体思路,选择了经营户集中、行业较齐全、影响较大的市城区文化路、金堤路为餐饮门店治理示范街,坚持管理与帮助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多次深入沿街餐饮门店,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一店一策、因势利导,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使这两条示范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样板街。
“家常菜馆的卫生极差,责令停业整顿”“牛肉汤店证照不齐,责令停业”……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先后有27家餐饮门店被关停。
农贸市场食品生产经营户集中,也是此次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一个难点。对此,华龙区食药监局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标准,加大对农贸市场的改造和整治力度,对全区农贸市场进行统一集中规范。指导市场开办方与入场业户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全面加强对入市经营户的管理,并建立了入市经营户档案,对具备许可条件的食品业户进行备案登记。同时,加大执法和监督抽检力度,严厉查处销售过期食品、“三无”食品,以及无证经营等食品违法行为。
胜利市场地处老居民区添运小区,硬件设施陈旧,环境卫生脏乱,从业人员文化水平、食品安全认知水平较低,卫生意识薄弱。胜利办食药监所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项整治小组,执法人员每天蹲守在市场内,加班加点进行整治。目前,胜利市场内经营业主的亮证率达100%。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