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的舞蹈跳起来,欢腾的龙狮舞起来,精彩的灯谜猜起来,喜庆的元宵闹起来。2023年元宵节,全市上下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文化民俗活动,广大市民群众在载歌载舞中展示精神风貌,在喜庆乐呵中展现豪迈干劲,向春天进发,向明天进发。
三区联动为群众送上丰盛“元宵大餐”
2月5日上午,中原文化宫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由华龙区组织的元宵节文化民俗活动在这里举行。
记者8时看到,各节目表演人员已经悉数到场、列开阵势,只待活动开始。广场周围站满了围观群众,大家扶老携幼,前往观看演出。
9时,随着震天的锣鼓响起,演出正式开始。演员身着节日的盛装,为大家带来了秧歌、舞龙、舞狮、踩高跷、旱船、太平鼓、扇子舞等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赢得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在中原文化宫广场集中表演后,各演出队伍沿着周边路段巡演,受到了沿途群众的热烈欢迎。
除了中原文化宫,当天的濮阳文化艺术中心、东湖论语广场等处,也完全被节日的喜庆气氛包围。经开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组织众多表演队伍,为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节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向上的节日氛围,展现濮阳人民昂首阔步走在春风里的豪迈之情和铆足干劲儿谋发展的精神风貌,我市特地组织了2023年“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文化民俗活动。华龙区、经开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分别在中原文化宫、濮阳文化艺术中心、论语广场及其附近,承办了此次活动,合力为市民群众送上了一顿丰盛的“元宵大餐”。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庆元宵中加强能力作风
在全市集中组织元宵节文化民俗活动的同时,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不约而同地自发组织元宵节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2月3日下午,记者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看到,院内张灯结彩,红灯笼把院子映衬得分外喜庆。每个红灯笼下挂着一个谜面,干部职工穿梭其中,看谜面、猜谜语。一条条谜面不仅饱含传统民俗知识,还有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执法、耕地保护等业务知识,以及党史知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风廉政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受到了干部职工的广泛好评。
市统计局的元宵文化主题活动,则充满浓浓的爱心。该局特地组织36名农村留守儿童,与干部职工子女结成对子,走进部分工业企业,近距离感受濮阳近年来取得的不凡成就。此外,孩子们还走进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接受了红色文化教育。
市公安局、市文广旅体局等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文化主题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各项活动与机关、事业单位自身工作紧密结合,寓教于乐,在热闹开心的同时,锻造了作风,增强了能力,促进了工作。
展示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更加豪迈的干劲儿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经济社会迎来全面复苏的一年。正因为如此,今年元宵节,显得比往年更加热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全市层面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元宵节文化主题活动,许多社区、企业及景区,也在元宵节期间为市民呈上了精彩的节目,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如濮水小镇的打铁花民俗表演、水秀的杂技表演、班家小镇的灯会等,赢来了无数点赞之声。
“憋了三年,太需要释放了。”家住光明小区的中原油田退休职工周大爷说。他除了观看2月5日中原文化宫民俗文化活动,还在元宵节前,专门让儿子带他到班家小镇、濮水小镇看灯会。周大爷说,经历疫情的冲击,他和朋友们更懂得珍惜生活、享受生活了。
疫情渐渐散去,经济正在复苏,生活正奔向向好的路上。记者看到,华龙区、经开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在开展元宵节主题文化活动时,不谋而合地选择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标语。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带着精神上路,踏着鼓点前进,全市人民闹元宵不仅仅是为“闹”,更是在振奋精神,向着美好的明天昂扬进发。记者 袁冰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