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花开,新年来。1月22日,市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市社会福利院,带领这里的小朋友开展了一场“福气满满 蒸蒸日上”迎新年做花馍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花馍,又称“面花”,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面塑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新年,蒸花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寓意着来年生活蒸蒸日上、吉祥如意。活动现场,社工向孩子们介绍花馍的发展历史及文化寓意,播放花馍制作的视频及各种样式的花馍图片。
“花馍制作开始喽!”随着社工的一声吆喝,一双双小手揉呀揉、搓呀搓,小小的面团在孩子们的手中转呀转,再配合工具,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富有创意的花馍呈现在大家眼前。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馍,感受着节日的热闹气氛,孩子们不禁欢呼雀跃起来。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我们将持续开展各类活动,为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关爱与支持,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市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王莹 通讯员 王雪珂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