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网络媒体“走转改” > 中央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网络媒体走转改⑦山山埋忠骨 岭岭皆丰碑

作者: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金水河客户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9-30 11:04:24   

河南日报金水河客户端记者 陈晨

  “山山埋忠骨 岭岭皆丰碑”,说的不是别处,正是桐柏。

  桐柏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1926年建立的南阳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曾是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党政军领导机构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王震等300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一万余名党员群众壮烈牺牲,留下了中共中央中原局、豫鄂边省委等革命旧址120余处。

纪念碑上的数字密码

  

  在南阳市桐柏县大同街中轴线南端的翠屏山上,有一座高大巍峨的桐柏县英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身上藏着的一些数字,就记录了那些桐柏的革命历史。

  主碑部分是由三块组合板构成,象征1945年10月李先念等带领的新四军五师、王树声等带领的河南军区部队、王震等带领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在桐柏会师,广场上还铺设有三军会师箭头图案,与纪念碑遥相呼应。碑环高2.75米,寓意中共桐柏党组织于1925年7月诞生;往下,有9个放射状碑脚,寓意为中国革命斗争的不同时期,曾有9个地级领导机关先后在桐柏建立和活动;再往下,六边基座座高1.919米,寓意马列主义1919年在桐柏开始传播,六边基座平面,寓意中国共产党在桐柏地区先后建立过六个省级领导机关。

  碑身上刻有李先念题写的“桐柏英雄纪念碑”7个大字,总高30.819米,其中碑座2.919米,净高27.9米,碑的骨架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用抛光大理石镶嵌,碑底有革命历史主题的浮雕三幅。

  在纪念碑下,更让人觉出了那段革命历史的伟大。

大宅院里的革命历史

  

  紧挨着桐柏英雄纪念碑的就是桐柏革命纪念馆了,这里之前曾是一位叶姓盐商的宅第,因面积大,房屋多,故称叶家大庄。

  叶家大庄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风格,这种融合南北风格的建筑在桐柏十分常见。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层层抬高,衔接有序,共有大小院落11座、房屋194间、花园1座,清嘉庆年间叶逢雨曾进行扩建,后来,叶家后人将这座宅子赠与共产党作为办公场所。

  

  作为曾经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机关的办公地,叶家大院内有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旧居,及桐柏革命纪念馆、红色廉政文化展馆、名人雕塑园等。

  

  1985年10月5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亲笔为尚未建成的桐柏革命纪念馆命名题词。纪念馆主展馆分为淮源星火、红旗漫卷、抗日烽烟、中原伟业、桐柏霞光五部分,再现了当年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开辟中原战场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可歌可泣的桐柏英雄们。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