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梨园乡东韩寨村,是一个距黄河主河道不到3公里的滩区村庄。1月26日,大年二十九晚上,记者来到东韩寨村,感受到了这里浓浓的年味儿和村民们美滋滋的心情。
越过黄河大堤,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将记者顺利带进村子。水泥路旁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在路灯的映衬下,将村庄打扮得格外祥和。家家户户院门前都挂有灯笼,大红灯笼和鲜红的春联一起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儿。村里的春联,是我市书法家赵雍所写。
68岁的村民韩志平介绍,春联是村里统一发放的,院门前的灯笼也是,每家每户都有。“以前过年,春联、灯笼都是自己买,今年村里免费发,真是太好了!”韩志平说。
东韩寨村委会主任韩首印说,村里能统一发放灯笼和春联,要感谢驻村“第一书记”刘斌。刘斌在春节前通过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协调,为东韩寨村制作了800多副春联、500多对灯笼,免费发放给村民。村里大路、小路两边挂着的灯笼,也是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送的。
浓浓年味儿的背后,是村民们喜悦的心情;村民们喜悦的心情,则来自村庄在短短一年时间发生的变化。韩首印介绍,东韩寨村有200多户共计800多口人,全部姓韩。由于地处偏远,土地贫瘠,长期以来,村里贫困人口较多。目前,村里连一个工厂都没有,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外出打工,那些上了年纪或者家有病人的村民,由于不能出去打工,要想致富相当不易。
让村民们欣喜的是,从去年开始,市委宣传部成为了他们的对口帮扶单位,并为他们派来了“第一书记”刘斌。虽然比较年轻,但刘斌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都很强。了解到村民们出行难后,刘斌通过上级单位协调,为村里修了3条水泥路,又安上了路灯,改变了村民几十年来走烂泥巴路的现象。有了水泥路和路灯,村民出行方便了,晚上还可以互相串门。看到村民浇地困难,刘斌又通过相关部门协调,为村里打了12口机井,村民们种地浇水也不愁了。刘斌还鼓励、引导部分贫困户搞养殖,助他们脱了贫。外出打工的村民年前回村后,纷纷惊叹村子的变化,大家都非常高兴。“一点儿不夸张地说,这么多年来,东韩寨就数今年春节过得敞亮。”韩首印说。
“路通了,灯亮了,井打了,希望‘第一书记’永远住在这里,希望上面的好政策永远留在这里。”村民韩志平的话,说出了全村村民共同的心声。(记者 袁冰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