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濮阳市“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志愿服务进农村活动在清丰县马庄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河南省感恩文化促进会濮阳分会会长、濮阳市爱民感恩文化园志愿服务队队长李爱民,濮阳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魏胜先,市知名书法家王石刚、赵小民,濮阳网总编辑郑迎军,市轻钢建筑运营中心副主任朱爱民等爱心人士参加此次活动。
马庄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异常热闹,两层小楼里早早地聚集了从周围村子赶来的村民。李爱民说,作为老党员,作为感恩文化的传播者,志愿服务队的同志们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到孝乡清丰,正合时宜。他说:“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同孝乡人民一起探讨感恩文化,我们将共同把活动开展好,共同挖掘、传承、弘扬感恩文化。”
魏胜先是本次活动的宣讲员,他围绕什么叫德孝文化和感恩文化、为什么要弘扬德孝文化和感恩文化、怎样弘扬德孝文化和感恩文化等3个方面的内容作了《大力弘扬德孝文化与感恩文化》的主题演讲。在互动环节,台下群众热情高涨,现场诵读了《感恩词》。
宣讲活动进行的同时,隔壁文体活动室内毛毡、笔墨也已摆好,王石刚和赵小民两位书法名家应群众要求,创作出一幅幅立意深刻的作品。“因为党的帮扶,我们才能脱贫,我想要一幅《我脱贫我致富我光荣》。”一一满足群众的要求后,王石刚挥笔写下《产业兴旺促乡村振兴》的书法作品。
朱爱民带来的“试验小礼包”也吸引了村民的注意,他现场演示了萍民皂液的去油去污效果,并向在场村民赠送了皂液。
听讲的人群中有“蘑菇书记”赵玉甫,他是赵家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他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能够带领全村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是党和政府扶贫助贫的举措。“贫困户为啥愿意种蘑菇?因为相信党,我们每个党员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对一帮扶,群众从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以后要继续为群众服务好,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赵家村的力量。”赵玉甫告诉记者。
武海霞和闫彩玲是赵家村脱贫致富的典型。 “还是党的政策好,蘑菇棚发展的越来越好,现在年收入都有好几万块钱,俺家尝到了生活的甜头儿。”武彩霞激动地说。问到以后的发展规划,“多包、大干。”她俩告诉记者。
宣讲活动结束后,李爱民一行参观了赵家村食用菌基地和廉政文化园。(记者 刘迪 文/图 )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