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为中原更加出彩增色添彩
——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20 07:01:17   

啃下脱贫攻坚这个硬骨头:今年我市要确保实现5.9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9万黄河滩区贫困人口搬迁脱贫、濮阳县脱贫摘帽。  

打好污染防治这场持久战:开展“回头看”,进行再督导,全方位推进绿色转型,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没有坚强有力的党建作保证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濮阳党建高质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站位要高。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听令而行、闻令而动、令行禁止。  

政治生态要好。全市上下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干部能力要强。广大干部思想觉悟高、工作作风实,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  

推动发展的力量要齐。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上下团结一致,各方同心同德。  

讲纪律守规矩成为常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  

怎样实现党的建设高质量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必须摆在首位。  

认真落实“两个坚决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以及我市的“三李精神”中汲取营养。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  

深化拓展农村基层组织生活“落地工作法”,以组织生活落地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持续开展党员主题日活动,创新载体抓手,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做表率。  

持续推进园区非公企业“先锋堡垒孵化行动”,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紧密融合、互促共进。  

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导向  

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落实和完善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主动作为。  

全面提升干部素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坚持以反腐倡廉建设为保障  

持续强化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用好用活“四种形态”,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让腐败问题无处遁形。  

深入开展巡察工作,充分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把督导检查看成一种常态,正确看待,主动接受,积极工作。  

如何扭转干部作风  

突出问题表现在五个方面  

作风建设关系事业兴衰成败。目前我市的干部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习不够,能力不强。  

统筹不够,脱离实际。  

推诿扯皮,不敢担责。  

工作浮漂,不求实效。  

不讲规矩,故意设卡。  

下大力气把干部作风扭转过来  

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转变作风必须从市委常委做起,从市级领导干部做起,从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广大干部要担当作为。我们既要为过去担当,还要为当下担当,更要为未来担当。  

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让能担当者愿担当、敢担当,让出力流汗的人不流泪。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凝聚助力中原更加出彩的强大合力。

●今年上半年我市“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质量提升。从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看,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企业利润、财政税收、居民收入等质量效益指标持续向好。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工业经济:1至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增长11.4%、1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全市税收完成34.9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3亿元,同比增长10.8%。税收占比7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  

城乡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13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316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273人,分别完成省定目标的73.1%、72%、88%,城镇登记失业率2.03%。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13人。3700余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35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4.7%,17个项目建成投产投用。7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8.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1%,综合排名全省第二。  

有效投资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六位。  

百城提质深入开展  

第四版城乡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市城区濮清快速通道等3条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具备通车条件;新增绿地面积7.8万平方米;实施海绵城市项目142个,竣工55个;新增供暖面积101.9万平方米,供暖普及率达到87.1%,居全省第一位。  

启动特色小镇项目32个,完成投资10亿元。全市开工棚改项目48个47620套。  

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市本级梳理“一次办妥”事项清单765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91项压缩至48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我市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走在全省前列。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完成34家“僵尸企业”处置任务,驻濮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有序开展。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海关、商检全面开展业务,结束了企业异地报关、商检的历史。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利用省外资金130.2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利用境外资金3.12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六位。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431家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项目564项。  

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1%,占工业投资比重16.8%;化工、装备、食品等五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新兴产业势头良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认定备案电商企业25家,达到267家。电商交易额238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28.6%。农业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夏粮总产148.6万吨。  

大事要事加快推进  

新型化工基地建设有序推进,31个产业项目、20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  

综合交通“一三三”工程进展顺利,郑濮济高铁正线施工全面铺开,范台梁高速加快建设,濮阳至阳新、濮阳至卫辉高速前期工作顺利推进,三座黄河大桥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资源能源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文23储气库一期工程即将完工,鄂安沧输气管线濮阳支干线加快建设。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截至7月17日,全市PM10平均浓度113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三位;PM2.5平均浓度64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八位;优良天数94天,居全省第八位。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我市的37个批次139件信访举报件全部办结。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扶贫车间吸纳4032户贫困户4080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建成光伏电站206个,带动12165户贫困户41361名贫困人口增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23339户贫困户6798名贫困人口增收;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安置区达到入住条件;发放教育扶贫资金3714.9万元,惠及贫困学生47827人。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出台了实施意见,编制了五年规划。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