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主动承担社会职责,助力农村宜居、农业兴旺、农民富裕。全市农商银行80%的机构网点和员工都在农村地区,服务好“三农”,既是“责任田”,也是“主阵地”。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狠抓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六稳”“六保”、疫情防控、普惠金融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围绕产业做信贷、强化服务惠客户、立足创新强管理,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市场份额连年高居全市金融行业首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2020年是极其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全市农商银行系统深化发展、稳健经营的丰收之年。
2020年,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狠抓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六稳”“六保”、疫情防控、普惠金融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在服务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各项存款余额531.47亿元,较年初净增63.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83.73亿元,较年初净增54.43亿元;缴纳税金2.41亿元,存贷款规模、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金融活水。
责任担当 支持乡村振兴
“姓农、惠农、便农、利农”是农商银行的服务准则,也是使命职责所系;倾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农商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立足“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紧扣新时代涉农客户金融需求,在辖区6个县区实施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制度,积极帮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开发区王助镇的王东奇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从2011年开始种植香瓜,并带动村民种植非洲菊、香瓜和蔬菜。为了方便销售、管理,王东奇成立濮阳市高新区完美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将种植面积扩大至580亩,建立了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但是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购买的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濮阳农商银行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在摸排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共为其发放贷款65万元。如今,该合作社被评定为“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带动附近村庄上百人就业。该园区也正朝着集精品生产、观光娱乐、休闲采摘、示范带动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迈进。
贷款难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范县农商银行率先推出“先锋贷”业务,通过农村金融服务专员精准对接符合条件的村“两委”班子成员,逐村核贷、现场办结,有效满足了创业和发展村集体经济融资需求。一年来,该行共发放贷款2500余万元,切实做到了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共有近1000名农村金融服务专员,他们采取定人、定时、定点的“三定”原则,通过深入田间地头摸排走访、举办产品宣讲会等方式,现场匡算资金需求,让贷款不再“难”。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共发放涉农贷款11.3万户,贷款余额310.7亿元,占全市银行业涉农贷款总额的83.1%;为全市1044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立对公账户,开户量占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35%。
金融“活水” 浇灌扶贫产业
发展扶贫产业,“缺资金”“贷款难”是重要制约因素。2020年,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将产业扶贫作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构建“产业带动、银行扶持、贫困户受益”的联结机制,实现“支持一个产业、繁荣一片区域、致富一方百姓”。
食用菌产业是清丰县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清丰农商银行以“党建+扶贫+食用菌”工作为中心,结合县域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依托“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服务”的金融帮扶模式,稳步提高贫困户收入,助力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清丰县大地密码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近年来,清丰农商银行积极向该企业发放贷款200万元,为贫困户提供贷款500余万元,支持该企业联合清丰县赵家村菌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食用菌种植场地、技术及销售“一条龙”服务,带动近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食用菌大棚,实现了稳定脱贫。现如今,村民们资金有了、收入稳定了,生活也一天比一天更红火了。
濮阳县的鲁喜进提到农商银行满是感激:“我贫困时申请了开州农商银行5万元的‘金燕扶贫小额贷’,通过发展养猪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后来,我又用‘金燕e贷’申请了5万元渡过难关。现在养猪场的规模越来越大。”
资金足了,产业活了,脱贫的路子更宽了。全市农商银行系统面向带贫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培养产业扶贫发展新动能。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农商银行系统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89亿元、产业扶贫贷款3.17亿元,占全市扶贫贷款总额的80%以上,扶持了一大批带贫企业发展,带动了全市20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优化服务 建设普惠乡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大力实施普惠金融战略,围绕金融服务智能化、百姓生活便捷化,构建“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村(社区)普惠金融服务站+手机银行”的“四位一体”服务渠道,全力打造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金融服务网络体系,打造了“一公里金融服务圈”。
“金融自助服务点升级为普惠金融服务站,极大方便了群众办理业务。这几天正是取粮补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办理100笔业务!”范县白衣阁乡前朱庄村金融服务站站长胡强对此颇有感触。
目前,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已在全市75个乡镇网点和商业广场、学校、医院布放自助设备488台、POS终端1723台,金燕自助通达到1736台,实现了辖区全覆盖;在全市2873个行政村设立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站463个、惠农支付服务点2166个,实现了普惠金融“村村通”,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领取补贴、存款、转账、挂失等业务。购置5台移动银行车,把“银行开到家门口”变成现实,除办理存取款、转账等基础业务外,还能够现场办理贷款,满足了广大客户创业致富的资金需求,让金融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特事特办 金融保障到位
疫情防控,是2020年的特殊标签。疫情发生以来,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将营业网点上班时间推迟到2月10日,积极引导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业务,妥善安排网点做好基础金融保障服务,为卫健部门、医院、药店、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等开通绿色通道。对2020年2月5日(含)至3月31日(含)到期未支取且未选择自动转存功能的个人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统一调整为按原期限进行转存。
疫情防控有速度,服务企业更有力度。为强化疫情防控期间的信贷资金支持,市农信办专门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服务积极配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主动对接医药物资生产销售企业,并加大对粮食生产、果蔬种植、食品加工、仓储物流等民生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南乐农商银行及时推出“防疫众成贷”,利率在同档次的基础上下浮25%,限时一天办结,满足了各种融资需求。
濮阳市绿色奇点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了抗击疫情,准备改造1条生产84消毒液的生产线,计划采购原材料次氯酸钠350吨,但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台前农商银行在已为其发放480万元贷款的基础上,又追加260万元贷款授信,仅用2天时间便将贷款发放完毕。获得贷款资金后,该公司立即购进原材料、生产消毒液,驰援疫情防控一线。
自疫情暴发至2020年2月7日,全市农商银行系统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向卫生防护器材及民生重点领域快速发放疫情防控专项贷款1517万元,有力满足了疫情防控的资金需求。
争分夺秒 助力复工复产
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是党中央针对疫情防控形势提出的要求。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在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中,先后选派80名党员干部担任首席金融服务员,坚持“有求必应、无求不扰”原则,把企业的融资申请、结算汇兑等问题解决在“家门口”,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变成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最美零距离”。
银行进企业担任首席金融服务员,效果到底如何?对此,濮阳市东方龙机械有限公司反响最为强烈。一直以来,该企业资金周转平稳,但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不小的影响。驻企首席金融服务员了解到其资金压力后,第一时间研究惠企政策,最终争取到人行再贷款政策。秉承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办贷流程,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将1000万元贷款发放到位,用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有效疏通了其资金流“堵点”。
绿探集团总经理高海华表示:“经商这么多年来,银行驻企询问融资需求、指导资金使用,也是第一次见,让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该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由于下游客户结款不及时,影响到正常生产。驻企首席金融服务员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以下游客户为贷款主体的全新产品“订单贷”,不仅帮助该企业及时收回货款,还解决了下游客户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延伸资金链条。
“六稳”“六保”,关键在于保企业,只有企业“活下来”“经营得好”,就业才能稳得住。全市农商银行系统主动对接企业,开展“保市场主体,稳民营经济”专项行动,努力在保市场主体方面贡献力量。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共发放企业贷款1329户13.53亿元;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1.52万户;累计为企业实际减负5000余万元,为12家到期暂时还款困难的企业延期归还贷款7100万元;使用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2.8亿元,为企业复工复产、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全力服务地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联社党委各项工作部署,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尽最大努力干好富民强企事业,向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市农信办党组书记王华平如是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完成改制工作后的农商银行将继续坚持“改制不改向、改名不改姓”这一根本原则,牢记服务“三农”、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着力打造责任银行、合规银行、智慧银行,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富民强市新篇章!全媒体记者 赵杰华 通讯员 闫宏博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