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建筑是外套,环境是容貌,通达的交通则是这座城市的骨架和脊梁。近几年,我市公交改革、体制转换焕发出活力,群众出行越来越便捷,城市生活含金量也越来越高了。
最初的私车私营体制 严重制约公交发展
说起濮阳的公共交通,就不得不从市公共交通公司的成立说起。
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于1988年9月。1992年4月,该公司购置了3台旧客车开始营运,当时有司乘人员6名、运营线路1条(即1路公交)。1996年,该公司从中原油田购进了10台旧车,扩充了1路公交的营运车辆。同年9月,该公司又从上海购置30台旧公交车,公司车辆增加到43台。此外,该公司开辟了第2条公交线路,即8路公交。1997年6月,该公司筹集资金从济南购进了第一批新公交车10台,开辟了公交6路。同年11月,该公司又通过职工集资、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购进新车50台,开辟了5路、9路、12路、15路、16路、19路。当时,公交线路达到了14条。
濮阳公交自1992年开始营运以来,一直通过职工集资、银行贷款、客车厂家赊欠等方式发展。因债务包袱沉重和管理滞后等原因,1999年底,企业资金链断裂,市公共交通公司被迫实行承包经营,后发展成为社会融资、挂靠经营模式。这种私车私营模式一直持续到2013年,共14年。其间,该公司收编了社会线路4路、11路、31路、36路,又开辟了7路、17路、20路、22路、23路,公交线路达到了18条,拥有车辆366台。
私车私营模式的前期,私营车主为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时常停运罢工、上访堵门,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城市形象。私车私营后期,随着社会物价水平的逐步攀升,公交营运陷入了全面亏损状态。车主为了减少投资、降低成本,便出现了诸如车况差、准点率差、私自停班、服务质量下降等现象,市区公交线路重叠严重,公交空白区域越来越大。市民出行不便、乘车困难,对公交公司的意见越来越大。可以说,14年的私车私营体制,严重制约了濮阳公交的发展。
实施公交体制改革 终止私车私营挂靠模式
党的十八大后,2013年,市委、市政府为解决群众乘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在市政府第77次市长办公会议上确定实施公交体制改革,终止私车私营的挂靠模式,实行公司化运营,回归公交公益性。公交体制改革被列为当年我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市公共交通公司严格按照市政府综合台账任务的时间节点,积极行动,逐项落实,截至2015年年底,顺利完成了市政府3年内完成回购366台车辆的工作任务,公交全部实现了公车公营。近年来,市公共交通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谋划发展思路,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为濮阳市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车新线路新体制5年改革硕果累累
市公共交通公司现有车辆604台、运营线路33条(其中夜班线路6条)、定制班线5条,年运营里程达到3000万公里,年运营收入有4380万元,年客运量约4000万人次。
市公共交通公司自筹资金1.27亿元,先后购置604台环保型空调车(其中零污染的纯电动车辆372台、气电混合新能源车辆100台、天然气公交车132台),开启了我市空调公交的新时代,改善了城市环境及市民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市公交新能源车辆达到了78.1%。
根据城市的发展,为方便群众乘坐公交出行,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根据群众的意见建议及客流调查情况,市公共交通公司先后开辟15条公交线路,累计优化调整线路22条。其中,2015年9月开辟的6条夜班线路,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夜班线路开通信息发布半小时,就在微信朋友圈内被转发了4000余次,4天时间阅读量达到了12万人次。
市公共交通公司先后在运营管理、安全生产、乘客购票、线路查询等方面,开发了不同的智慧平台。2014年,该公司改进了IC卡自动收费系统,让乘客领略到了数字化带来的购票便利。该公司还相继推出了手机刷卡、中行畅行卡、金燕卡等购票方式,并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残疾人免费乘车卡,目前IC卡发卡量已经达到了33万张。2014年,该公司建设了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由人工现场调度向智能调度的转变。GPS智能调度指挥平台有效提高了运营车辆的准点率,控制了安全隐患的发生,规范了驾驶员的工作行为。2015年,该公司开通了手机自动查询系统,让乘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公交车辆的到站信息,减少了乘客的候车时间。目前,手机自动查询系统“掌上公交”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12.2万人,累计访问量达到了487.7万次。2016年,按照国家、省、市关于交通一卡通实现互联互通的相关要求,该公司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对相关机具设备进行了提升改造,现已实现了全国互联互通。市民持此互联互通卡,可以在全国110个已开通交通一卡通的城市乘车。
公交改革还实现了市城区与濮阳县城区的公交一体化。2016年,根据市政府“市县同城、公交一体化运营”的要求,市公共交通公司接收了市二运公司的3条公交线路(2路、10路、13路),更新了车辆。根据群众出行需求,该公司又及时将市城区的19路、27路、29路延伸至濮阳县城区。目前,通往濮阳县城区的6条公交线路120辆公交车极大地方便了市城区及濮阳县城区群众的出行。
此外,该公司自筹资金1300万元,建设公交首末站8处,建设公交充电站8座、安装充电桩64个,保障了纯电动车辆的正常运营。该公司还建设公交候车亭600余座,美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乘客的候车条件。拟建设70处公交港湾的工作任务已经列入2017年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两个办法出台 保障公交可持续发展
为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保持公交行业科学、稳定、可持续发展,规范公交企业的财政补贴支持,进一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2016年9月,市政府出台了《濮阳市城市公交成本与收入规制实施办法》,为公交的正常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16年12月,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濮阳市城市公交服务质量考核实施办法》,对规范公交运营服务行为、提高城市公交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2015年12月,公交7路线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线路称号;2016年2月,市公共交通公司获市政府“2015年度全市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3月,市公共交通公司公交点钞中心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2016年4月,公交12路线被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线路称号;2016年5月,市公共交通公司获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交通工会颁发的河南省交通劳动奖状;2016年7月,市公共交通公司获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称号……
“濮阳公交公司化管理起步较晚,经验缺乏,但是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将始终牢记‘乘客至上,服务为本’的服务宗旨,秉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务理念,积极向兄弟公交公司学习管理经验,为构建群众满意的公交而不懈努力。”昨日接受采访时,市公共交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杜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