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四个全面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评论:抓实抓好巡察整改关键是解决问题

作者:本报评论员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9-11 05:59:26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6月初我市启动首轮巡察工作。这次巡察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紧扣“六大纪律”,深化“四个着力”,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坚持边巡边改,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干部,传导了压力,形成了震慑。目前,市、县两级巡察组已向被巡察党组织反馈了意见,巡察进入整改落实阶段。

   巡察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前不久,王岐山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巡视监督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成果运用;巡视的震慑效果强不强,关键看整改。巡察发现问题本身是震慑,用好巡察成果、抓好问题整改会形成更加强有力的震慑。本轮巡察紧扣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发现了不少共性问题,也掌握了很多个性问题。不管什么问题,最终都要落脚到整改上,落脚到问题解决上。整改不到位,巡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问题得不到解决,有问题的人就会长出一口气,群众更会失望甚至失去信心。要把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处置,提出明确具体的整改要求,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搞好整改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被巡察党组织要从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高度认识巡察工作,以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态度来对待整改落实,切实增强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巡察整改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抓实抓紧抓好。要坚定解决问题的信心决心,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巡察组反馈的每个问题都当作“必答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
   搞好整改必须把压实“两个责任”作为重中之重。这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单位、一个县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没有很好地履行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牵住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强化被巡察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促其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做实。整改意见书由党委(党组)书记签收、立此存照。党委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把责任压下去、落实到人,层层传导压力。纪检组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把纪律立起来、挺起来、严起来。巡察组在巡察过后要跟踪整改情况,杀个回马枪,开展“回头看”,看看问题是否通过整改真的改好了,党委和纪委是否真的把“两个责任”担起来了。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
   搞好整改必须从严要求务实推进。整改的标准要高,要求要严,措施要硬。要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制订详细的整改进度表,实行台账管理、挂账销号,倒计时推进。要注重层层剥笋,深入挖掘,提出治标和治本的对策建议。要通过完善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要区别情况,突出重点,对违纪违法问题,着眼于“惩”;对作风建设方面问题,着眼于“纠”;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着眼于“建”。要坚持统筹兼顾,科学摆布,统筹抓好各项工作,做到务实整改,科学有效。
   搞好整改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消极应付。把整改当作做给别人看的秀场,对付、应付一下了事,尽管弄出了不小动静,但雷声大雨点小,问题还是摆在那里,得不到真正解决,整改流于形式。这种用假把式糊弄群众、以消极应付对待整改的做法,群众不答应,监督问责也会找上门来。二是就事论事。整改只是就事论事,解决表层问题,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标本兼治。问题看似得到了解决,实则树倒根存。正确的做法是,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病灶,挖出深层原因,打破藩篱,改革体制机制,扎紧制度笼子,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