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全长482公里、历时2年建设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始试通水。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是国家战略工程,也是雄安新区生态水源保障项目,对雄安新区水资源保障具有重要作用。该工程总投资42.4亿元,年设计引水量7.4亿立方米,其中河北省引水量6.2亿立方米、濮阳市引水量1.2亿立方米。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南起濮阳县渠村引黄闸,北至河北省白洋淀。工程全部为自流引水,输水线路途经濮阳市、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沧州市、保定市共6市26县(市、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正式通水后,总受益面积可达465万亩,其中河北省受益面积272万亩、濮阳市受益面积193万亩。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加大协调配合力度,搞好工程建设服务,确保清水送到白洋淀。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正式开工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听取汇报,并到施工一线调研,推进工程拆迁及建设进度。为了更好地服务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我市还成立了以市长为指挥长,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为副指挥长,水利、督查、国土、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各县区及沿线15个乡、镇、办也分别成立了指挥部,抽调精干力量具体负责征地拆迁安置和群众工作。全市奋战在工程征迁及环境协调一线的人员近千人。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通水后,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白洋淀和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还将大力缓解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农业严重缺水矛盾。同时,将有力改善我市现有水利工程输水能力差、建筑物功能衰减的不良状况,有效改善我市农业灌溉条件,彻底解决清丰县和南乐县西部的用水困难问题,为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水利支撑。(记者 贺德敬 王金勇 通讯员 翟道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