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汪汪的叶子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枣儿,在秋日的艳阳下,油光光的,连空气都让这些枣儿弄得甜丝丝的。9月21日,南乐县梁村乡第三届红枣节开幕。记者跟随来自濮阳市城区的500余名游客,到红色古树小镇——梁村乡张庄村,打枣子、摘苹果、看民俗、听红色故事,感受着村民们丰收的喜悦和满满的幸福。
田野里,金灿灿的玉米挺起饱满的穗子,黄澄澄的大豆炸开了荚。果园里,黄的是梨、红的是苹果,果枝被压弯了腰。村口,村民们披红挂绿,扭起了欢快的大秧歌;巷子里,游客们有的举杆,有的捡枣,有的品尝,有的拍照……
枣儿红了,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硕果满枝的美景,村民张大爷心里美滋滋:“去年枣挂得不多,但是价格一斤卖到4元,今年枣子丰收了,价格一斤才2元,算下来每年种枣收入差不多。”给记者细算经济账后,她又话题一转:“但是,种枣的收入是白赚的。”
其实,一棵棵枣树不仅是张庄村枣农的“摇钱树”,还是枣农们多年前的“救命粮”。梁村乡党委书记王向前介绍说,北张庄村是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红色革命村。张庄村种植枣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村内拥有众多上百年的枣树、榆树、槐树,以前是有名的穷村,遇上自然灾害,这一颗颗大枣就成了村民们的“救命粮”。2016年,张庄村220余户1000余人,人均年收入仅4000余元。梁村乡也是南乐县唯一一个省级贫困乡。穷则思变。自2017年以来,梁村乡决定依托北张庄村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对红色古树小镇进行改造提升,建成了新时期的农民讲习所、仁孝园、韩克华故居、抗战亭、张抗故里、展览馆、廉政文化园、腹娃晴雨广场、百亩枣园等20余个景点,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高标准建设了民俗展览馆。
现在,甜蜜蜜的枣让村民们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亭台荷塘与主题广场交相呼应,百年古树与传统院落相得益彰。“古槐古枣古沟寨,老宅石磙路旁摆。试问古村何处寻,请到梁村张庄来。”这首诗是梁村乡乡长裴中江对张庄村的形象描述。张庄村人会生活,闲暇时聊聊天、看看戏、跳跳广场舞,生活好不闲适。第三届红枣节通过开展农事体验活动,融入唱响红歌、民俗表演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进行整合,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看着游客纷纷采摘的热闹景象,王向前激动地说,2018年,张庄村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五批“传统村落”后,聘请专业设计公司高标准开发利用。目前,正在加快实施传统古村落的传承、保护和改造提升工作。到时候,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的红色新张庄将展现在大家面前。“红色旅游结出产业果,咱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甜头啊!”(记者 王晖 王明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