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在濮阳县梨园乡与山东菏泽交界处,一座跨越黄河两岸、连接豫鲁两省的黄河特大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虽正在建设中,但其雄伟壮观的面貌已显现,正所谓“一桥飞架黄河,天堑变通途”。
阳新高速濮阳黄河特大桥项目全景。
阳新高速濮阳黄河大桥项目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一条重要省际纵向加密通道。黄河特大桥(濮阳段二期)项目是阳新高速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该项目起于阳新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终点,向南跨越黄河北大堤和豫鲁省界,止于黄河大桥南桥头。路线全长8.127公里,概算总投资28.45亿元,其中河南段长4.864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豫北以及鲁西地区居民快捷出行的康庄大道,助力豫鲁两省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实现深度融合。
二标项目经理高渐斌(右二)与工人沟通施工方案。
据黄河特大桥(濮阳段二期)项目公司总经理闫克岭介绍,该项目自2020年9月开始施工,预计2023年11月竣工通车。2021年,该项目同样遭遇了疫情、汛情双重叠加影响。为加快施工进度,将不利因素影响降到最低,项目公司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明确主体工程各标段年度投资任务目标和形象进度目标,将具体施工任务细化到每个月,并制定奖罚措施;9月15日至12月25日开展“四个确保、决胜四季度、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加大奖惩力度,细化节点目标,成立北岸一标及南岸二标两个工作组,具体到每月、每周、每日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并实行进度日报告、日督促。目前,全线每天约有500人在一线忙碌施工,他们发扬“5+2”“白加黑”工作精神,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从项目建设开始,公司同步建成400平方米、利用BIM+GIS+IOT为技术支撑、5G传输的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心,实时监控各个施工关键部位,为加强质量、安全和环保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更多可能。
梁场工人在绑扎钢筋。
在黄河水流中建设大桥墩身,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当天,记者攀爬至一个距离地面将近30米的水中墩高空作业平台,23名工人正在开展节段施工。正在现场忙碌的二标项目经理高渐斌说,他负责5排10个空心薄壁墩的施工。每一处墩身,都要经过搭建承台、钻孔、打钢围堰、封底、抽水、支模、钢筋绑扎、砼浇筑等施工环节,每个承台下面有9根桩,每根桩直径2米、长90余米。也就是说,从黄河水面向下打桩深度超过100米,水面以上建筑高度超过30米。仅建好一处桥墩,工期就需要七八个月。
工人在梁场加紧制作预制梁。
自项目启动施工以来,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有关省、市领导曾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实地调研督导,市交通局、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和项目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对项目建设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阳新高速黄河特大桥(濮阳段二期)项目施工进展顺利。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5.5亿元,占总投资的54%。2021年已完成投资将近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具体来说,基桩完成100%,承台完成100%,立柱完成92%,墩身完成81%,盖梁完成84%,T梁预制完成64%,其他各项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记者 段利梅 僧少琴 通讯员 汤鹏 刘海昌 摄影报道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