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让我去哪儿我去哪儿,党让我干啥我干啥,一辈子坚定不移跟党走,这就是让我感到最幸福的事儿!”7月16日下午,“百年百位老英雄 百年百个红家庭”集中寻访活动第十七站,在南乐县元村镇古寺郎村,我们聆听了96岁高龄、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党员、老英雄杨春山的故事。
杨春山老人的父亲就是一位老八路。在父亲及红色革命家庭的熏陶下,1941年,年仅16岁的杨春山怀揣着抗日救国的志向离开家乡参军入伍。
“参军就是为了打小日本!为啥呢?八路军是人民的部队!八路军救人民、救老百姓,不打倒小日本我不回家!”谈及参军初衷,杨春山老人娓娓道来。
抗日战争期间,作为一名通信员,杨春山骑马扛枪,在枪林弹雨中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传递重要军事情报,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为我军一次次击退敌寇作出了积极贡献。战场凶险,炮火无情,杨春山九死一生,不知道多少次幸运地躲过了敌人的枪炮……
“我们那一个警务班16个人,当时负责护送部队首长和很多中央委员。大家埋伏在村外,旅部还没驻扎下来,里边就打开了。大晚上看不清有多少人,大概有一百多人吧。16支冲锋枪打得敌人往西南逃走了!”回忆那段峥嵘岁月,杨春山老人依然激动不已。
1950年解放西藏的昌都战役,是杨春山老人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战役。时任156团先遣连连长的杨春山,率领战士们强渡金沙江、巧夺乌拉山,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粮食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经过2天2夜艰难跋涉,他们成功到达并解放了昌都。
枪林弹雨的革命生涯,成为杨春山老英雄人生中一段最为自豪的红色记忆。因为在战场上骁勇善战、舍生忘死,杨春山先后被授予数十枚军功章,先后荣获一等功、二等功等30余次。
杨春山的儿子杨连群深情地说:“在我的心中,父亲就是一位战斗英雄!他是我的偶像,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他身上保持的军人作风和朴实的本色可以让我受用一生。”
杨春山的二女儿杨利军说:“我是在父亲退伍那一年出生的,父亲给我起名叫利军,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父亲当过兵、打过仗,护送过国家主要领导人,这既是他的荣耀,也是我们做儿女的骄傲!”
即使在“文革”时期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时,杨春山老人对党和组织始终信念如初、坚如磐石:“回家劳动,我觉得不算个事儿。农民能干,我咋就不能干呢?我坚决相信党、相信国家!”1979年,组织为杨春山老人平反昭雪,并为他落实了相应待遇。
虽然已近百岁,历经战场腥风血雨的杨春山依然不忘入党初衷。他热心公益事业,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主动交纳“特殊党费”,时刻关注国家大事……
古寺郎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国稳告诉记者:“杨春山同志特别热心,街坊邻居只要有困难,他总是不吭不响就去帮忙!战争年代吃的苦就不用说了,他连命都不顾!”
杨春山老人如今的生活平静安稳:看看军事频道、下下象棋,在院子里浇浇花草,关心村里的路修得怎么样了、今年又有哪些新变化。国泰民安、邻里和睦,子孙满堂、承欢膝下,这就是杨春山老人最大的安慰和福报。记者 关咏梅 通讯员 李战强
新闻热点